2023年05月17日
第A03版:副刊

张贤亮来天长

□姜培忠

二〇〇二年清明后的一个中午,住在老公园的纪春华女士正躺在藤椅上享受着午后的阳光,朦胧中听到有人说话,由远而近,睁眼一看,几个人已来到她面前。其中,一个戴着金边眼镜的高个子中年男子对公园的图书馆老楼兴趣很浓,问了她不少关于老楼的话题。谈话间才知道他们是专程从盱眙来看老图书馆楼的。在博物馆工作的纪春华女士是我市为数不多的工笔画家之一,高个男子看到纪春华房中的书画桌,笑着叫她备好纸墨,过会儿来写幅字。说着几个人踱着不紧不慢的步伐,仰着头再次围着图书馆老楼参观。

纪春华打量那位戴着金边眼镜的高个男子:高挑,清瘦,衣着讲究整洁,头发后梳微卷,谈吐儒雅,一股绅士风度……等愣了半晌的纪春华放好笔墨纸张,那个绅士风度的男子已走到了案前,熟练地挥笔写下:“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落款:公元二〇〇二年四月八日拜祖父所建天长县图书馆题《论语》句。张贤亮。“您是著名作家张贤亮?”纪春华惊奇地问道。“是的。”他应道。“您也没盖章?”他说:“出门走得急忘带了,要不按个手印?”纪春华连忙摆手笑着说:“不用,有您的大名就可以了。”这是张贤亮唯一一次来天长。

陪同张贤亮来天长的盱眙文化局的人介绍,早在一九九七年,天长文化部门曾请张贤亮为天长图书馆题词:“文章禅道德,石宝蕴光辉。”此次,张贤亮是清明回盱眙祭祖的,得知祖父张铭在天长任知县时,所建的图书楼还在时,就驱车直奔天长而来,没有惊动任何人,张贤亮说就是怕打扰,才选择下班时间来看看的。张贤亮来天长,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回去了。

谈起张贤亮大部分人都知道,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张贤亮的。张贤亮,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一九三六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人,曾任宁夏自治区文联主席。代表作有《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不少小说被搬上了银幕,如《牧马人》《老人与狗》《肖尔布拉克》《黑炮事件》;立体文学作品有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老银川一条街。张贤亮不是一个纯粹的作家,他是一个富有改革激情、慧眼看世界的知识精英、文化名人和著名作家。他生前还兼文化企业家、文化收藏家、慈善人物、社会政治参与者和改革推动者多重身份,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张贤亮的一生也充满传奇。

一九五四年,在北京三十九中上学的张贤亮因诗歌《大风歌》,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开除,高中肄业。一九五五年,张贤亮被迫带着母亲和妹妹来到宁夏,被安排在贺兰县一个叫京星的村子劳动。不久,他被调到甘肃省委干部文化学校做教师,那时候,宁夏是甘肃省的一个专区,干部文化学校的地址就在今天银川市北门附近。此时的张贤亮已经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创作从诗歌开始,偶有作品发表在文学期刊上,他当时一定没有想到,他的人生会定格在这块土地上。

去银川旅游的人肯定要去镇北堡西部影城,它是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这里也是张贤亮投入半生心血的地方。走进影视城中心的张贤亮纪念馆,一看他的前言部分,没想到有关“天长”的两个字格外瞩目。张贤亮祖父张铭,早年参加过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同盟会。先后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两个法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担任安徽省省长公署秘书、天长县知县。

张贤亮祖父张铭在天长任县长时才三十三岁,意气风发,励志干事,尽管在天长任职时间不长,但他为唤起对天长教育的改造,自己捐银五千两,在安徽省率先建起了第一座图书楼,一九二二年九月一日落成,并亲自用篆书题写了“图书馆”三个字,是目前天长现存老建筑之一,更是国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公共图书馆,这也是张贤亮来天长的原因。

现在看来,张贤亮的爷爷张铭实实在在为天长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或许这也是一个世纪以来,为什么天长的文化教育一直走得有声有色的原因之一。图书馆的建成,得到了天长老百姓的尊重和感激,长兴乡的廪生姚遇春见证了这一盛事,并作《天长公园图书馆落成诗以记之并步疾尘韵》四首,其中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宦海茫茫得我公,千秋吏治叹前空。槁苗勃发来甘雨,小草敷荣畅惠风。花落讼闲觇雅化,棠留荫远表丰功。但教枳棘棲惊凤,莫任归来菊径东。”

天长人一直记着捐钱建图书馆的老县长,也一直关注他的后人。二〇一三年九月,天长籍小说家钱玉亮受天长政府委托专门去银川拜访了张贤亮。钱玉亮在他的《亮锃锃的张贤亮》一文中这样评价见到张贤亮的:“见到张贤亮,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字:亮!大凡大家、大官,乃至大款,眉宇间总有一种大气象,同样是人,‘质地'就是不一样。已年届七十七岁的张贤亮,依然气宇轩昂,上下纤尘不染,干净、锃亮得像一件珍品瓷器。”天长想请张贤亮来参加天长博物馆的老电影海报展开幕式,并为展览题名;同时请他在新落成的天长图书馆大楼内作一堂文学报告;种种原因没有成行,但他欣然为展览题写了“昨夜星光”几个大字,并表示,以后回乡祭祖,一定再去看看修缮后的天长老图书馆。天未遂愿,一年后,二〇一四年九月张贤亮因肺病在银川去世,享年七十八岁。钱玉亮在文章结尾处这样感慨:“大坷大坎,大风大浪,大功大成,大富大贵,人这一辈子能活到张贤亮这份上,两个字:漂亮!”

二〇二二年中秋是天长老图书馆建成一百周年,也是张贤亮来天长已过去二十年头,无论从文化教育角度还是从历史的传承,或许我们还是要做点什么,一个更加人文的天长就应该从这里出发。

2023-05-1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92030.html 1 3 张贤亮来天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