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1日
第A03版:言论

“0糖0卡”莫成糊弄人的“新卖点”

□胡建兵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合理膳食行动,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这一“行动”启动后,许多企业借机刮起了一股“0糖0卡”风。食品中虽然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含有糖醇等替代品。

食品标识是消费者获取食品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产品的第一信息源,对其真实性的要求,实际上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0糖食品”作为健康产品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与接受。我国的肥胖人群近年呈现惊人的增长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会更加注意摄入低糖低热量的食品。但“0糖食品”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虽然食品中不再加入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这些食品里面,可能含有淀粉水解物类作为甜味来源,也就是淀粉糖浆等。这些糖浆升高血糖、变成能量的效率比蔗糖还快。且大部分无糖食品用的是高效的合成甜味剂,比如安塞蜜、甜蜜素、糖精等,其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对人身体危害更大。

没有加入蔗糖,并不等于某种食品对人有好处。哪怕是既不升高血糖也不变成热量的高效甜味剂,研究也发现它们可能具有刺激食欲、促进肥胖的作用。它们本身没有营养价值,应用于食品当中,甚至可能带来额外的麻烦。因此,消费者不要过分地迷信“0糖食品”。即使要选择“0糖食品”,也要选择比较大的厂家生产的无糖食品,因为大的厂家相对比较规范,投料也比较准。其次,要知道凡含淀粉的食物都含糖,不仅要看其是否标注“无糖食品”的字样,还要看其配料表,看该产品是用何种甜味剂代替了有关糖类,不能盲目食用。

我国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对“真实准确”“科学合法”“通俗易懂”作了要求,但没有关于添加剂的具体说明,一些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个空子,大打“0糖食品”擦边球。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进行修订,新标准应该增加预包装食品对糖和饱和脂肪的强制性标识要求,将标签细化可以督促企业完成产品升级。有关部门在对标准进行修订的同时,必须对于产品的检测和监管也一定要到位,对于一些乱标、错标产品成分含量的企业,要进行处罚,责令改正。另外,要加强对于消费者的营养学知识教育,让民众知道标签里标识的成分对身体到底是否有害。教育民众要想远离肥胖,控制血糖,最好的饮食方法还是少吃任何人工甜味的食物,多吃粗粮豆类薯类,用天然质地的新鲜水果来替代甜食和甜饮料,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无糖、低糖食品上。

2023-05-1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91647.html 1 3 “0糖0卡”莫成糊弄人的“新卖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