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冯 然)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去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面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人民群众风险防范、避灾自救能力。
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地震、宣传、应急等多部门联动,建立联合宣教活动机制,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上共同发力。组建全市防震减灾科普宣讲团,壮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量。同时发挥阵地宣传作用,去年新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4个,国家级示范学校1所、省级9所。免费开放市地震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长廊和全市41个地震科普馆,接待2万余人次观摩体验。通过各类媒体平台有针对性地推送地震科普图文和短视频。
近年来,我市还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七进”活动,发放各类资料6万余册。组织百名中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奖人数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居前列,其中1人参加全国总决赛并获奖。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在全省率先将中国地震动参数查询系统接入滁州市政务服务网,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服务系统嵌入滁州市建设工程审批管理平台,主动做好高速公路、机场、城际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抗震设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