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0日
第A01版:要闻

抢抓农时 不负春光

全市春耕备耕生产“马力足”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张开兴)春耕备耕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去冬今春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决策部署,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紧扣稳产增产,早谋划、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早培训,切实做到春耕备耕生产组织到位、任务到位、资金到位、责任到位、技术到位。截至目前,全市在地小麦502.8万亩、油菜34.59万亩。

下好冬春田管“先手棋”。今春以来,立足天气变化、苗情状况,我市印发《关于加强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发动农户及时清理“三沟”防渍害,及时追施小麦返青肥、油菜追肥补肥和施用蕾苔肥,适时开展麦油化除,促进小麦、油菜弱苗转壮。全市共完成清沟沥水485.5万亩次,追施腊肥、返青肥859.5万亩次,追施拔节肥232.3万亩次,病虫草害防治面积375.5万亩次。

用好农技服务“制胜棋”。市农业农村局成立4个春季农业生产调研督导组和8个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服务组,分赴各地开展生产调研和技术指导。结合“农资下乡服务月”活动,加强对农资认购、农资识别、化肥使用等宣传,发放资料3.5万份、现场咨询45场次。组织全市11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同步采取电话连“线”、视频办“班”、微信建“群”等方式,指导种植主体落实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和措施,实现镇、村全覆盖。

落实物资储备“关键棋”。截至目前,全市2100余家农资销售企业(门点)已储备肥料19.5万吨、农药0.18万吨、农膜0.22万吨,各类良种0.95万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全市动员1400多家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化“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模式,把农资产品直接送到“田间地头”。自去年12月起,全市共组织农资市场执法检查709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53家(次)、经营门店3583家(次)、农产品生产基地355家(次),立案查处农资类违法案件7起,有力保障了农资质量安全。此外,全市还完成了10余万台套各类农机具的维修保养。

2023-04-10 抢抓农时 不负春光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9511.html 1 3 全市春耕备耕生产“马力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