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斌
建中四年(783),韦应物47岁,由从六品上的尚书比部员外郎领正四品下的滁州刺史,官职得到再次升迁。滁州是唐代极其重要的淮南节度使属下的七个州之一,属当时的战略要州。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士南迁,滁州的地位愈发突出。这一年的夏季,韦应物从长安出发,经洛阳、大梁(今开封)、睢阳(今商丘)、符离(今宿州)、盱眙等地,于秋季辗转到滁州。这条路线主要是在通济渠上航行,由洛阳东行至汴州,循运河东南而行。
一、西涧位置
在韦应物来滁州之前,西涧一直在大丰山的山谷中默默地流淌。韦应物来了,一首《滁州西涧》犹如拉开了一层帷幕,惊艳了世人。西涧水光山色,钟灵毓秀,让无数文人墨客魂牵梦绕,寻幽探胜、浅唱低吟。韦应物作为仁民爱物的杰出地方官、山水田园派大诗人,他的精神与风格开创了西涧文化,赢得了滁人的世代敬仰和怀念。
西涧今何在?城西水库的修建似乎让答案显得扑朔迷离。不过,当我们透视碧波下的山川地形和河水流向,不难揭晓谜底。按照明、清志书的记载,西涧就是城西的乌兔河,属沙河中的一段。“西涧俗号乌土河,在州西北五里。唐韦应物所咏即此地也。”([明]《滁阳志》)这是人文地理意义上的西涧。具体而言,即乌兔桥下南流再折向东至上水关之间,大约五里的涧川。乌兔桥附近的水岸陡峭嵯峨,下段河道相对平缓,河道两侧芳草萋萋,间有杂树垂柳。乌兔桥未建以前,这里是荒岸野渡,平时过往的行人并不多,山清水幽,深树鸟鸣,一幅水墨画境。自从20世纪60年代修建城西水库,这一段西涧河流已没于万顷碧波之中。
如果从自然地理意义上对西涧进行考辨,整个城西山谷间川流不息的山涧,汇入小沙河,经中游石濑涧、乌兔河,流入上水关内城河的水系,可以统称为西涧。如今,西涧源流大部分仍然活跃流淌在山野之间。
二、西涧春潮
韦应物在滁州度过了三个春秋,是他作为诗人最辉煌的时期,《滁州西涧》《寄李儋、元锡》《寄全椒山中道士》《东郊》等均作于此时。
韦应物到滁州第一年,忙于处理政务,体察民情,“终朝亲簿书”“吏舍跼终年”,几无闲暇。公务之余,韦应物沉浸于滁州山水,于784年10月写下《游西山》,此后便与西涧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涧出于深山,归于清流,其间山川相依、沃野丰泽、村落棋布,自然田园风光,深得韦应物喜爱。西涧山水蕴含无限生机的春潮,更激发了韦应物不可抑制的诗情,写下千古名诗《滁州西涧》。
韦应物以山水诗人的体察与联想,为西涧留下了神来之笔,描绘了一幅西涧春潮的清幽画卷。西湖的苏堤在春天的清晨醒来,滁州的西涧在春天的傍晚奔腾。随着气温逐渐攀升,山中厚厚的积雪已经融化殆尽,汇聚到逶迤而行的西涧中。春风拨弄着一河春水,弹奏出春潮奏鸣曲。在州西五里处,单拱的西涧桥在涧水中只露出上半拱,像一弯半月升起在西山中。夕阳西下,新柳如烟,杂花生树,“牧童归家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山、涧、潮、渡的胜景如画图般展开,美得令人屏气息心。从此,滁州以西涧而名闻天下。滁州山水登上了中国文学史的舞台。
自唐以来,西涧旖旎的风光引得文人墨客前来寻访驻足徜徉,留下诗文无数,西涧不断被赋予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洪武年间滁州雅士范麟《西涧春潮》诗云:“逶迤西涧郡城西,到晚潮声拍岸齐。带雨好山青隐隐,凝烟幽草绿萋萋。孤舟稳渡桃花浪,黄鸟闲啼杨柳堤。消长谁能明此理,且将佳致人新题。”
到了明代,“西涧春潮”被列为滁州十景。清代,“西涧春潮”又被列为滁州十二景。明天启年间,滁州通判尹梦璧以诗画刻石滁州“十二景”之“西涧春潮”,立于丰乐亭石壁,诗云:“东风吹雨过城头,洒落千山水驶流。百鸟乍惊迷古渡,青浦微露失芳洲。怪看潮势思强弩,喜听涛声欲泛舟。抚景漫追韦刺史,寻诗常伴道人游。”此诗描写西涧春潮产生之因,及其汹涌澎湃的气势,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触景而生怀念韦公之情。
三、西涧种柳
《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正是栽种的最佳时节。韦应物喜爱种花、种草药,尤爱植树。他曾把山中一棵挺拔的小杉树移栽在自己的官衙中来,闲暇时还亲手打理小花园。韦应物一直羡慕陶渊明“五柳先生”的归隐生活,所以在种类繁多的树木中独钟情于柳。阳春三月的一天,韦应物带领一群僚属和士民来到西涧种植柳树。韦应物手持铁锹,与众人挖树坑、栽树苗、浇水、培土,沿着涧边栽下一株株柳树。柳树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插之有水即活,生长迅速,今年栽下,明年春季即有万千丝绦随风吹拂,柳浪莺啼,更多诗情画意。诗人以《西涧种柳》一诗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宰邑乖所愿,黾勉愧昔人。聊将休暇日,种柳西涧滨。置锸息微倦,临流睇归云。封壤自人力,生条在阳春。成阴岂自取,为茂属他辰。延咏留佳赏,山水变夕曛。”
他期望柳树枝繁叶茂,为后人获取凉荫,为西涧增添更美的景致。西涧在夏季时遇雨暴涨,常威胁州城的安全,种柳还能起到抗灾防洪的功能。从韦应物西涧种柳的事迹可以看出,诗人对滁州西涧充满了挚爱,西涧已经融入他的精神家园。
四、仁心悯农
韦应物具有儒家的仁政思想,清正廉明,常怀安民济世之念。在滁期间,他深入了解州情民情,在田间地头观察农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与老农交谈对饮,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想为负担沉重的老百姓多办一些实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有怜悯、自责、惭愧之感。他自叹“政拙”,坦白心迹:“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种境界一直为后人称赞。韦应物写了不少田园诗,其中在西涧边描写春耕生产和农家生活的《观田家》,广受好评。这首诗写在惊蛰时节,看到辛勤的农家在野劳作的场景,有感而发,表达出亲民的感情。此诗难能可贵之处,是韦应物对耕者深切同情的同时,对不耕者进行灵魂拷问,深化了诗歌主题。
明明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却有着“兼济天下之志”。韦应物发现百姓赋税徭役繁多,加之水旱灾害,生活、生产十分困难。久居繁华京城的韦应物不禁感叹:“风物殊京国,邑里但荒榛。赋繁属军兴,政拙愧斯人。”韦应物决心救民于水火之中。他亲自撰写上疏呈送扬州大都督府和淮南节度使,列举百姓困苦,恳求减少赋税徭役。上疏呈送多日,韦应物翘首企盼,却未被批准。晚上,他孤坐于州衙内,听窗外沥沥秋雨,吟出“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生发出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
作为一位勤政务实的官员,韦应物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仍然时时关念百姓疾苦,体恤民情,实行亲民简政,尽量不违农时,赢得了州人的信任和爱戴。
在滁州,韦应物始终有一颗拳拳爱民之心。一次交游中,琅琊寺僧挽留他,他以“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婉言相拒。冬天,天降瑞雪,他歌咏道:“飘散云台下,凌乱桂树姿,厕迹鸳鹭末,蹈舞丰年期。”他和农人一样期待着瑞雪兆丰年。韦应物的忧乐很多时候和州民是一致的。
五、结庐涧滨
德宗兴元元年(784)末,韦应物罢任滁州刺史。韦应物在《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中说:“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此时他已“车马不复全”,感叹自己“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他一向为政清廉,囊中羞涩,因缺乏盘缠,没有充足路费回到长安,加之动乱未息,出于安全考虑,权衡之下,韦应物选择暂居滁州而结庐西涧。他在一处向阳的岸边,一棵自己手植的柳树下,搭起一间茅屋。德宗贞元元年(785)春夏,韦应物在这里过着他一直向往的恬淡闲居的归隐生活。
韦应物《简卢陟》描写了这时的生活,诗风恬淡高远,清新自然:“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涧边的树生长环境是幽静的,山上鸟的生长环境也是幽静的,一切都是清幽的,朝雨、余春更加让人怜惜。此情此景,诗人又得到莫大的慰藉。
韦应物另有写给他外甥的一首诗《西涧即事示卢陟》:“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园文遍水生。永日无余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春雨绵绵的清晨,碧涧、山林、云烟迷蒙,一片幽静空灵的世界。韦应物走出茅庐,眼前是静谧的山崖草树,聆听涧水鸟鸣,身心融入了流云细雨、清幽野渡。此情此景下,韦应物尽情地抒发自己对清幽静谧环境的喜爱。诗人于此,无须听从朝堂的驱遣,也不必在意官场的勾心斗角。他在这里生活自食其力,精神放任自由,他在《野居》诗中描述:“结发屡辞秩,立身本疏慢。今得罢守归,幸无世欲患。栖止且偏僻,嬉戏无早宴。逐兔上高岗,捕鱼缘赤涧。高歌意气在,贳酒贫居惯。时启北窗扉,岂将文墨间。”诗人以浪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幽居图。既有幽草黄鹂相伴,也有碧涧樵夫作陪,渴了掬一捧西涧的水,饿了去捉一只野兔或捕一网河鲜,再去赊一壶酒,自由清心,高歌一曲。如此佳境,不就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么?后世滁人又在西涧边种了大片的桃林,柳荫桃浪簇拥着春潮野渡,烘托出了桃花源似的意境,不禁让后人想象和追寻那份恬静安宁的生活理想。
在滁州城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青山翠谷间数十条山溪奔腾汇流成河,春潮涌动,津梁野渡,村舍星罗,山水田园,铺陈出一派韦应物传世的西涧画卷。西涧,与韦应物的气质相通;滁州,是韦应物的心灵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