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2日
第A03版:副刊

田头丰碑

□简宏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次读这句话,我就会想到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小时候的春天,我们看到农民在集体窖池里浸泡温炕催芽的稻种,一炕炕出芽的稻种平铺在公房里等待担挑下地。到了栽插前,一块块绿油油的秧苗已经生长在厚厚密密的秧池里。举行过开秧门仪式,轰轰烈烈的农忙插秧季节便开始了。

插秧季节过后,就是“秋收万颗子”了。令人难忘的是,中途要经过一系列灌水、施肥、打药、除草等田管过程。那时,我们还是小学生,暑假都要参加生产队里的除草劳动。大人们利用田管间隙积肥造肥,他们说:“有机农家肥能增加肥效、改善土壤,种养结合,是长远眼光。”

我们学校那时也有几块田地,是大队分给学校做自留地的,学校用来种庄稼卖钱,给我们买书本,我们就不用缴学费了。老师先是要我们在地里种花生,后又叫我们种“山芋抱窝”,学着队里的农民铲草皮、积肥造肥。寒假的时候,老师叫我们挖树洞那样大的坑,然后将堆积的肥料填到洞坑里。第二年春天,叫我们把小山芋一个一个栽入洞坑里,这就是“山芋抱窝”。到了成熟收获时,全是一窝一窝的小山芋。此后,老师就不再叫我们种“山芋抱窝”了,而是改种玉米,还专门请来农业技术员给我们传授“花粉增产法”,我们在实践中照着做了。后来,玉米长势真的比一般田块好,苞谷个头也比一般的大。老师说,那年是玉米丰收年。

那个时候,粮食普遍紧缺,我们生产队也是这样,几乎每家都不够吃。逢上旱年,缺粮更多,少不了下一年春天都要勒紧裤带度饥荒。

直到有一年,上面推荐一种杂交稻品种,说是袁隆平发明的,让我们生产队试种。来我们队推荐杂交稻品种的人,就是那年在学校给我们传授“花粉增产法”的农业技术员。他给我们讲杂交稻播种、移栽、亩均用种量、前后移栽株行距等,讲得十分仔细。后来,他多次来我们队进行技术指导,还讲过许多袁隆平发明杂交稻品种的故事。那年杂交稻试种很成功,水稻获得了很高的产量,我们从此记住了袁隆平的名字。

就在杂交稻推广的第二年,我们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了,上面全额供应杂交稻种子,要求我们家家户户都种杂交稻。我家17亩承包地全部栽种,收获时,场场稻谷都能迎来惊喜。我记得第一次打谷场启场时,满谷的打谷场,经石磙碾压后,翻完场上的草,留下底层好厚的稻谷,堆积后成了一个好大的谷堆。那一年,我们家收获了五个大谷堆。我们深感杂交稻的神奇,也深感袁隆平的伟大。

那一段时间,好多人家都成了种粮万元户。我们家也是种粮致富的,不到两年,就建起了四间大瓦房。此后不久,有的人家就开始购买农业机械,农业生产很快实现了机械化。

看着可喜的变化,人们从心里感激袁隆平。农业技术员说,就在农民大量离开田头、涌向城市的时候,袁隆平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田头,他在为世界贫穷而操心。这就是一个中国农业专家的气魄和胸怀。

现在种植杂交稻已经不再用过去传统的方式泡种催芽了,而是采用塑料薄膜温炕模型催芽。将种子放入模型,催出芽直接送上插秧机下地栽插,大大替代了人工下地插秧。耕耙收割也实现了机械化,秸秆都是机械打捆,施肥喷药都用上无人飞机了。积肥造肥也不再是当年的铲草皮,已用上了配方肥料,通过测土配方,结合土壤,选择专门生产的科学配制肥料。

杂交稻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曾经制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就是要让杂交稻长出的穗与秸秆各抵一半长。后来,穗长达到了,秸秆却需要壮秆,需要抗倒伏。为了壮秆,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整整花费了好几年时间,终于在田头完成了课题任务。后来,有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超级水稻”。

袁隆平院士在杂交稻研究上,已经攀登了一个又一个高峰,为世界和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他始终坚持生命不息、研究不止,因为他心里永远装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目标。

袁隆平院士虽然已经去世了,可他一生奋斗不止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他是田头的丰碑,永远激励着他的研究团队和后辈们继续向前!

2023-03-22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8464.html 1 3 田头丰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