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来安县医保局坚持为民办实事,推进医保、医疗协同联动改革,加大医保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增强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乡村医护人员待遇,稳定基层医技人员队伍,巩固基层群众就近便捷就医基础,助力乡村振兴。
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大医保政策支持力度,基层住院起付线和报销比例设置向乡镇医疗机构倾斜,逐步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用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通过乡村一体化管理,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一纳入医保门诊统筹报销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建立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基层医疗机构门诊用药保障机制,截至2022年底,全县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报销2000多人次、50余万元,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对常见病保障能力。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政策倾斜,引导基层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推进“智医助理”,落实医保基金增加支付。强化医保政策配套支持,推进“智医助理”规范应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服务能力,有效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对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智医助理”开展诊疗活动时,提高乡村医疗机构一般诊疗费标准,增加部分由医保基金承担,参保居民个人自付不变,三年来,累计增加医保基金支付160多万元。
推动支付改革,支持乡村医疗机构发展。实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基金预拨付制度,减轻医疗机构垫资和运行压力;对乡村医疗机构实行县域医共体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下的据实支付,对乡村医疗机构的合规医疗费用不受预算控制,支持乡村医疗机构的发展。县域医共体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年终清算时有结余的,继续享受结余基金按政策分成,年终清算时有亏损的,乡村医疗机构不承担亏损资金,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资金流动性,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工资待遇。
医保医疗联动,稳定基层医技人员队伍。县级医院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作用,从技术上、人力上、财力上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帮扶力度,乡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渐提升、就医人数逐渐增加、医疗收入逐渐增长,医保基金支付年递增超过5个百分点,逐步形成有业务和有收入的良性循环。遏制基层医院医技业务骨干流失,稳定基层医疗队伍。 (马竞研 王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