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张开兴 通讯员杨 洋
滁河河畔,现代化新滁州渐露芳华;琅琊山下,“环滁皆产业”战鼓正酣。
从“环滁皆山也”到“环滁皆产业”,滁州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实现质的蝶变,靠的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创新体系建设为支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手段,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能力提升、平台建设、人才引进、项目推进,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指数增幅全省第一、排名全省第三。2022年,滁州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滁州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智能测控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全国“2022年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
因创新而兴,聚产业而旺,新时代的滁州,创新驱动发展已在全域蔚然成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优化生态,激发原动力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来抓,持续完善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要素,推动创新发展。”去年11月22日,滁州科技创新企业家早餐会上,市委书记许继伟明确指出,近年来,滁州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招引力度和培育力度,创新主体规模日益壮大,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作用日益凸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从“冲进全省第一方阵”到“冲刺全省第三”,在区域发展的追赶跨越实践中,我市始终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转型升级冲刺并站稳全省第三的必由之路。
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在市科技局设立市创新办,统筹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每年初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每年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从2017年开始,出台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并完善调整。
与此同时,我市还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提出像考核招商引资一样考核科技创新,连续5年对全市八个县(市、区)政府和滁州经开区管委会、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开展科技创新专项考核,既考核指标,也考核工作;既考核结果,也考核过程;既下目标任务,也教方法路径。
措施有力,成绩得力。在滁州,科技创新工作从“不重要”到“很重要”、从“要我干”到“我要干”,逐渐形成科技创新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激活主体,提升竞争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创造的主力军。
高等教育、科研院所资源不足,这是滁州的现状和短板所在,扭住创新“牛鼻子”,关键在主体。
我市紧扣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这个主线,聚力关键环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市本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00%用于企业。
正视不足,补短板、强弱项,创新的动能方能愈发强劲。
我市积极主动开展产学研对接、大院大所合作、招引高层次团队、引进高水平孵化器,扩大源头供给;对于高企申报、产值上台阶给予分阶段奖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助力科技企业加快成长;设立产业链专项、大院大所合作专项、创新创业大赛专项等一批针对性强的科技计划项目,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建立科技联络员队伍,为高企培养科技“明白人”;出台《滁州市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对全市开发区科技创新指标提出阶段目标,目标直接纳入到市政府对开发区的年度考核,未完成目标开发区考核直接降档,进一步建强县域科技创新平台载体。
由普惠向择优转变,着眼于支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由事后向事前延伸,对于企业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采取后补助方式给予激励,对于投入大、周期长、单靠企业自身难以实现的,采取多方合作、一事一议、提前支持;由项目式向平台化过渡,着重支持依托产业链领军企业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成果让域内行业共享。
我市突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重心的这三个转变,激发的是创新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对动力电池需求量也呈不断增长趋势。作为一家生产新能源电池的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里,抢下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电池订单?南谯区利维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杨回答,靠创新!
该公司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产学研联盟,产品技术及质量均处于国际和国内领先地位,拥有多项自主专利技术。
“公司自主创新,满足客户需求,这就是我们的优势。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未来的想像空间很大,我们不仅要做单打冠军,更要做混合冠军。”侯杨说。
数据显示,2022年,南谯区125家规上企业,其中65家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并与中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近70项,研发投入达3.66亿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87家,较“十三五”末增长5倍。
令人可喜的数据变化,见证的是南谯区传统产业逐步实现“制造”向“智造”的升级。
厚植沃土,增强聚合力
一个地区,勇于创新,才是希望的热土。
做足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关键是要凝聚创新合力、厚植创新土壤。
拥有精细化工、轨道交通装备、文具等产业集群的来安县,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普遍面临着产业升级、科技创新需求。
摸底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才能最大限度服务好企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从2020年8月开始,来安县先后与滁州学院、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开展合作,按照企业需求,选聘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备相关领域突出科研工作经历和能力的高校教师,挂职县内企业副总经理或副总工程师,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在安徽华欣药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挂职“科技副总”的邵玉田博士,是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挂职期间,他带队研发的“药用玻璃包装瓶内壁硅化”产品,得到兆科药业等大中型药企的认可,仅此一项产品订单额达800万元,为企业创造了150万元利润。
政府“订单式”向企业推荐人才,逐步完善建立起了“企业点单、政府派单、中心买单、企业评单”运行模式,让高校教师走出校园转化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实践,也在纵深推进着来安的政产学研用合作。
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各异,但在县域科技创新路径探索上,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路径。
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题,“天长模式”不断推广;来安县“科技副总”的经验得到省领导肯定,《科技日报》给予专题报道;明光市高层次人才团队招引工作有声有色;定远县引进中科大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全椒节能环保内燃机特色产业基地、明光凹凸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成功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凤阳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验收,滁州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市。
全域同心同向,走活科技创新“一盘棋”。
在县级党委政府层面,抓科技有激励有担当,科技创新年度考核优秀的县级政府不仅被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其主要负责人在每年全市表彰大会上台领奖;在县级科技系统层面,干部队伍年轻化提速,目前8个县(市、区)科技局一把手平均年龄不到45岁,“80”后、“90”后班子成员超过三分之一,彻底扭转了县级科技局过去是“养老单位”的形象,从“终点站”变为“加油站”。
2022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7.2%,各项创新指标持续增长,累计与108家大学大院大所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207家,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滁州分中心正式落户,入选中国数字城市、数字经济“双百强”城市。2023年,我市将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主线,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效能,全面塑造发展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