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荣
住在京沪铁路明光站附近的李永才夫妻无怨无悔抚育孤儿侄子至成家、四代同堂尽心竭力孝敬老人的佳话,多年来被当地群众口口相传,令人感佩。该家庭荣获2022年“滁州市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二爷、二娘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从我9岁起到我25岁成家,他们辛辛苦苦抚养了我16年!”现在南京务工的明光市明光街道严岗村官池村民组李威说,在他8岁上小学二年级时,从湖南岳阳嫁到明光的母亲被娘家人强行带回,从此天各一方。父亲为养家去了上海打工,他就在二爷、二娘家生活。后来一场意外的车祸夺走了他父亲的生命,那年他11岁。父亲去世了、母亲不回来,李威成了实际上的孤儿。这时,李永才站了出来。李永才在5个姊妹中排行第三,哥哥就是李威的父亲,三个姐妺成家后都在外地生活。李永才拿定主意后与妻子吕庆芳商量。“对,我们要像带自己孩子一样把他抚养成人,这样才能让走了的大哥放心!”朴实的吕庆芳说话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那时,李永才上有奶奶和母亲,下有7岁的女儿和刚几个月大的儿子,一大家人的生活非常困难。但夫妇俩没有气馁。多年来,两人每天5点多就起床干活,妻子种粮种菜,丈夫忙完地里活,又去建筑工地干活。
“孩子长大成人了,还要成才。”李永才夫妇在李威走出校门后将他送到明光市一家培训学校学习车床技能。学到技术后,李威先后到上海、南京,走上了求职打工自立之路。
就这样,李永才夫妇一直把侄子当亲生儿子一样处处为他操劳,耗费了大量心血。李威也很争气,多方打拼,如今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庭,并知恩感恩,懂得孝敬他俩。
此外,李永才夫妇还不辞昼夜、尽心尽力地孝敬长辈。李永才成家后和妻子一起,一直带着奶奶、母亲一起过。吕庆芳自嫁入李家28年来,全心全意为着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他们和邻居之间也是关系十分融洽。
现在,儿子、女儿和侄子都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和生存技能,看着孩子们在各自的轨迹上平稳向前,李永才夫妇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