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6日
第A02版:要 闻

送技下乡服务忙

全媒体记者刘 晨

“雨后天晴,要及时给大棚通风降湿、追加肥料。养分供给充足,长出来的菜才好吃。”2月15日,来安县科技特派员、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勤一早就开始走村串户,指导开展初春时节大棚果蔬的田间管理。

位于来安县大英镇广佛村的马年蔬菜种植中心,30多亩大棚全年轮茬种植莴笋、黄瓜、西红柿、芹菜等各种蔬菜,年产三四十吨,主要销往南京六合等地,种植户纯收入可达40余万元。

脚踩泥泞,张勤径直走进一间种植大棚,一整亩绿油油的莴笋根粗叶茂,长势正旺,再过半个月就能上市。站在垄沟间,张勤俯身探查土壤湿度,又撮起菜叶查看有无病虫害情。经过连绵春雨的滋润,泥土像浸了油膏,透出肥沃的生机。张勤说:“春雨贵如油。这段时间的雨水对后续农业生产很有好处。不过早春时节天气不稳定,昼夜温差大,要时刻注意棚内温湿度。既要防止低温冻害,也要经常通风透气,预防湿害。”

留意到莴笋叶片上一处隐约的病斑,张勤提醒种植户:“这阵子空气、土壤湿度都比较大,要格外注意灰霉病的防治,必要时可以施用一些灭霉胺。开春以后,虫蝇也会变多,粘虫板更换要勤一点。”

“都记下了!”听着张勤的叮嘱,种植中心负责人俞佳连连点头,“从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特派员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指导,帮助我们提高种植品质和效益,我们不仅省心,也更有信心。”

常年奔走田间地头,对各种作物种植管养如数家珍,身为高级农艺师的张勤是当地种植户离不开的贴心人。得知他专程来村里指导早春棚管,来安县果满园家庭农场负责人湛成功早早就等在门口迎接:“新的葡萄架子刚搭好,正想请您来看看!”

“今年种了哪些品种啊?”“这个剪口到芽眼的距离刚刚好,有利均匀挂果。”“就快发芽长枝了,水肥一定要跟上。”“用的是什么肥料,哪里买的?什么价格?”一进葡萄棚,张勤立即查看葡萄枝蔓的搭架高度、支架间隔和整形修剪程度,关切地询问肥料等农资采购和储备情况。

“这个棚里种植的是‘阳光玫瑰’,用的是以腐熟羊粪为主的有机肥。其他棚里还有‘巨玫瑰’‘浪漫红颜’‘蓝宝石’等,都是最时兴的品种。”湛成功介绍,该农场占地面积260余亩,主打葡萄、桃、李等精品水果,实行精细化种植管理。按照专家指导,这间高5米、占地1亩的标准种植大棚栽种了44棵葡萄树,每年用肥约6到8吨,能稳定产出3000斤葡萄,甜度高、口感好,销路一点不愁。

除了手把手指导种植,张勤还向种植户发放了介绍最新种养补贴政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春季田管要领的宣传单和“明白纸”,帮助种植户熟悉政策、科学种养。

送技术,送服务,送政策。近年来,为大力发挥科技兴农作用,来安县深入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吸纳高校院所、农业技术部门和本地“土专家”等人才力量,围绕各村镇主导农业产业,充分发挥特技特派员的技术专长,通过在线咨询、现场指导、集中培训,切实帮助解决“三农”生产中的技术难题。2022年,全县128名科技特派员共开展培训服务1700人次,有效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养分。

2023-02-16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6307.html 1 3 送技下乡服务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