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9日
第A06版:副 刊

中都城踏雪遐想

2023年第一场雪,来得惊喜、来得正当时,给600多年的中都城披上了圣洁的银装。你见它时而漫天飞舞,时而舞向每个角落;时而恣意驰骋,冲向树林草丛;时而稍作停歇,让你期待它新的飘逸姿态……

中都城,是中国古代最豪华富丽的都城建筑之一,曾经是一座规划宏伟的明代第一城,它上承唐宋,下启明清。宫殿的布局,成为了南京明故宫和北京故宫建设的蓝本。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600多年来,中都城虽遭到破坏,但整体格局基本完整,至今仍存有规模较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建筑和精美石刻等。

雪中的中都城是美的,中都城因一场雪,实现了古今的穿越与交融。

笔者带着相机,走进中都城。放眼望去,整个中都城银装素裹。此时此刻的我思绪万千,进入遐思、冥想,想起中都城的前世今生,想起与中都城息息相关、跨越时空600年的两个人。

第一位当然是凤阳土生土长、当过放牛娃、做过小和尚、1368年成就伟业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另一个则是明清史专家王剑英。

凤阳人是自豪的,以出过一个“放牛娃”当皇帝为傲。1369年,也就是朱元璋称帝的第二年,他下诏在凤阳建中都城,城址选在凤凰山之阳。集全国名材和能工巧匠、军士、民夫等近百万人,兴建明中都。为了保证明中都城墙的质量,朱元璋规定砌城墙的城砖都要烧制上烧砖的地名,这可能是朱元璋发明的中国最早的责任制。到洪武八年四月,在中都城开建六年之时,朱元璋下诏“罢中都役作”,中都城沦为“陪都”直至弃用。

历史总会有巧合,从1369年朱元璋兴建,然后废弃,到1969年再次被王剑英慧眼发现,时空整整跨越600年。

196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研究院、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明清史专家王剑英,从北京下放到教育部凤阳五七干校,得知凤阳有个老都城,决定放弃休息时间去探个究竟。当地人觉得自己儿时就在城墙脚下嬉戏玩耍、再熟悉不过的破旧老城,没有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东西,但当王剑英走近老城,即刻被宏伟的城墙、高大的午门、精美的石刻、巨大的石础震惊了。凭借渊博的专业知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个不简单,不是一般的普通城池,而是一座被遗忘的、规制极高的皇城遗址,是中国古代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瑰宝。他的到来,让淹没在残砖断瓦里,被遗忘了几百年的中都古城迎来了新的曙光。

从此,王剑英与中都城结下不解之缘。为早日揭开中都城的神秘面纱,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走上全面保护、勘查中都城遗址之路。他看到当地仍有人在拆城砖拉回家建房子、砌猪圈、盖厕所,深感痛心。他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文物遭到的破坏会越来越严重,文物保护刻不容缓。于是他四处奔走宣传明中都,还建议当时的城西乡召开干部群众大会,他在会上向广大干群说明中都城的文物价值,号召大家停止拆城砖,保护中都城。看到拆城砖有所缓解,他稍微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勘查测绘。因缺乏专业测绘仪器,中都城勘查测绘经历了外人难以想象的诸多困难。凭着对中都城文物保护的一颗热爱之心,他骑着自行车、带着相机和卷尺,在自行车的车轮上做标记,采用卷尺丈量和车轮圈数,测绘并记录了中都城的每一处遗址,他的脚印遍布中都城的每个角落。

他发现这座中都城的规制和北京故宫极为相似。同样有内金水桥、外金水桥、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东南角楼、西南角楼、西北角楼、东北角楼,还有太庙、方丘、圜丘、社稷坛、功臣庙、帝王庙等坛庙建筑和中都城的附属建筑鼓楼、钟楼等。中都城的午门同样是三个门洞,左右也各有一个掖门,与北京故宫完全一致。经过进一步勘查发现,中都城须弥座上所有石刻图案精美绝伦,而北京故宫的须弥座多为素面,面积也小于中都城。这可能是在建北京故宫时,朱棣以示对朱元璋的尊重,有意将北京故宫的建筑规格设计低于中都城。

历史还有一个巧合,朱元璋自1369年至1374年,在中都城开建六年之时,下诏“罢中都役作”;王剑英从1969年到1974年,完成对中都城的勘查测绘整理,同样用了六年时间。

历经六年的风风雨雨,在认真对每处遗址调查、核实、记录、绘图、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开始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下全神贯注地撰写,完成了20余万字的历史巨著《明中都城考》,填补了中国古代史、都城陵寝史的空白,引起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在当时整个历史界引起强烈反响,为中都城遗址的后续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王剑英也因此成为揭开明中都神秘面纱第一人。

让淹没了几百年的中都城再现于世人面前,他的名字也将永远和中都城遗址联系在一起。为永远铭记王剑英对保护中都城作出的贡献,2019年,凤阳县在中都城为其立一尊雕像,并在凤阳县博物馆王剑英先生展厅内,安放了先生铜像。展厅内还陈列着先生在勘查中都城时用过的相机、水壶、眼镜、手绘图纸、文字手稿和为保护拯救中都城的活动图片等,用详实的实物、文稿、影像等介绍了王剑英对中都城所作的贡献。

朱元璋让凤阳沾染了帝王气,王剑英让中都城焕发新生。如果说中都城是朱元璋给凤阳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那么,王剑英则是保护拯救中都城文化遗产的第一人。

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明中都皇故城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安徽省首个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将延续600多年的文化遗产正式列为“国宝”,时任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将中都城称为“凤阳城市之魂”。

2022年3月,202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凤阳明中都遗址赫然在列。

附近的嬉闹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转眼望去,一对青年男女正在护城河畔打雪仗。此时,在白雪的映照下,宏伟厚重的城墙、气势恢宏的午门、须弥座上的精美石刻、巨大的石础等遗存构件,更凸显出昔日中都城的豪华气派,无不折射出中都城“规制之盛,实冠天下”的宏伟与壮观。

曼舞的雪花,似乎在演奏中都城的千古华章;晶莹的白雪,仿佛在颂唱明中都的昔日辉煌。

○张金球 文/图

2023-01-19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5145.html 1 3 中都城踏雪遐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