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4日
第A03版:副刊

两棵泡桐树

□姜培忠

多年来,有两棵泡桐树一直在我记忆深处,伴随我或苦或甜的梦。

小时候,父亲在门前和屋后各栽了棵泡桐树,到我记事时,屋前屋后那两棵泡桐树已长得像伞一样。每到春天,这几把“伞”就开满黄色的小花。蝉声奏响的夏日,在泡桐树下,摆上一张桌子,全家人相对而坐,吃饭聊天,过着天底下贫困却很幸福滋润的日子。

我的父亲是名村邮电员、广播维护员,母亲是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家庭日子相对而言还是幸福的。对我而言,最幸福的是坐在泡桐树下,隔三差五能在第一时间读到《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知晓着国内外大事,这一点对少年的我而言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父亲的身体在年轻时由于过于疲劳,落下了气管炎的疾病,但他工作很认真,每天起早贪黑保证书报的及时投递和广播维护。每天上午十一点半,全队喇叭响起时,年少的我心头总有一种自豪感,那是来自天长市的声音、来自安徽省的声音、来自大城市北京的声音,也是我父亲的劳动成果啊!这声音让小村不再闭塞,打开了我们通向远方的心灵。而小小的我,自豪地感觉这个喇叭仿佛就是我家的一样。

我的祖先是苏州人,“雨天读书,烈日研经”是家族祖训,父亲是勤劳的,也是善良的,骨子里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父亲会经常问我成绩怎么样,每天看到我读书,眼里总是充满温情,会过来拍拍我的肩。我的父亲以他的方式给我们最大的关爱,他常用一副担子挑着我和妹妹到十里外的地方去看电影。《追鱼》《伤逝》《地雷战》等一批电影,都是在父亲的肩上享受到的文化大餐,在我人生记忆的长河中印着父亲这座大山般的痕迹。

每到冬天,父亲的气管炎越发严重,几乎咳得不能挺直腰杆。包产到户后,家庭情况日渐好转,一家七口人挤在两间小房子中,姐妹兄弟四人渐渐大了,祖母与父亲就计划着盖几间房子,父亲找来瓦匠,筹划材料。

房子砌好了,父亲还是病倒了。读初中的我,并不知道父亲病重到什么程度。一天放学回家,我推开房门,看到父亲头枕在祖母的膀上剧烈地咳,一阵剧痛后,一口几乎发黑的液体从他的口中吐出,祖母赶紧用双手从父亲的口中接住,用毛巾擦拭着,我一把抱住父亲,让他倚在我的怀中。惊吓的泪水从我的眼睛里流出,淌在父亲的脸上,滴落在祖母的手中。我轻轻地敲着父亲的后背,父亲也慢慢地恢复了平静,闭着眼喘着粗气。过了许久,祖母抱着父亲,让我去休息。

第二天早晨,我不想去上学,母亲和祖母都劝我去学校,我忐忑不安地走在上学的路上。中午,堂兄急匆匆跑到学校找我,拉上我起身就跑:“老叔不行了。”

我们跑一个半小时到家,父亲躺在堂屋的草铺上,摸着他的手时已冰凉,我失声痛哭地昏厥过去。醒来时看到母亲正和家里亲戚讨论着父亲的丧事。“家里太穷了,真的没有钱给他打一口棺材。”祖母哭着说道。“不行就用门口的那棵泡桐树吧。”母亲流着泪自言自语。

亲戚是个木匠,说泡桐树材质不硬,做挡板可以,棺材底板和盖子要用硬料。

此时,正好村里的干部来我家悼念父亲,看到这种状况,对我母亲说:“村里给五十元钱买上下板吧。”

就这样,门口的一棵泡桐树很快被木匠锯倒,做成棺材的挡板,伴着我的父亲进入了泥土。

父亲去世时才44岁,辛苦一生的74岁祖母哭喊着说:“儿呀,妈对不起你!”

在无尽的思念中,门前的那棵泡桐树陪同父亲长眠在高邮湖畔。

苦难造就人,父亲去世后,母亲支撑起这个家。在亲人的帮助下,我完成了学业并顺利地进入了国家机关,二十三岁那年认识了教师职业的爱人。我爱人很朴实,结婚时家里还是很穷,我实在没钱打家具。母亲很不好意思,就让木匠又放倒了屋后的另一棵泡桐树,给我打了几件家具。

父亲栽的两棵泡桐树,一棵给自己当棺材,一棵给我做结婚家具。人世间的事,仿佛冥冥之中可以预料一样,悲喜之中,这两棵泡桐树把我和父亲永远连在一起。

时间很快,转眼间,父亲已去世40周年,我也已经儿孙满堂。想想家中曾有的两棵泡桐树,回望父亲的过往,他开拓了子孙的未来。如果人世间要用“感恩”这个词语,我想我们不只是要感恩我们所拥有的情谊、智慧和财富,还要感恩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有助于我们存在和前进的每一个生命,包括每一滴水,每一棵草,以及我家门前和屋后的那两棵泡桐!

2023-01-14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4898.html 1 3 两棵泡桐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