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6日
第A06版:教 育

教师家访不能拘于形式

□梁 好

北京市教委等十部门近日印发《北京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从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深化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实施方案》提出,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中小学教师。 (央视网12.6)

学生的教育不是学校的单一行为,只有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互相配合、协统推进,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家访是家校联谊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的重要教育职责。教师通过家访,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情况,赢得家长的支持,获得家长的理解,争取家长的配合,得到更全面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开展教育。

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化、常态化,并非教育的创新,而是教育的优良传统。几十年前的中小学教师,常常走村串巷,查访学生家庭,与家长促膝而谈,树立了良好的师德风范,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赞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家庭生活背景产生极大的变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教育的有效整合,学生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等等,让家访渐去渐远。莫说教师找不到学生的家,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就是门口的邻居也很难认清对方。即使在农村,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很少在家,多由其爷爷奶奶代管,家访质量同样很难保障。

将家访纳入教师考核,不能局限于传统思维中的家访模式,诸如,一些地方要求教师家访,必须走进学生家中,签字拍照,以证其实。这样的家访显然流于形式,沦为任务,教师被动而为,结果怨声载道,效果更是无以保障。

家校联系,重在联系,教师家访,重在访。面谈家访是重形式,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等等同样是家访的载体,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以包容的心态,正确对待,全面认可,而非一概而论,非面谈打卡方能有效。尊重家访形式的多样化,才能解放教师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小学教师,每天要承担教学任务,批改学生作业,实施课前备课,组织课后服务,工作任务繁重。将家访列入考核,确立学生中心的同时,要树立教师立场。在考核教师家校联系过程中,应更多地通过调查了解、座谈访问、电话访谈家长等形式,保障所获信息的准确性,不能陷入写报表、做记录、留痕迹、重档案的怪圈。谨防产生加重教师负担的危险。

同时,家校联系是双向互动的,教师访问家长,家长同样应当主动联系教师,只有保持双方互动,才能实现信息共通。对此,学校应重视家长学校建设,真正让家长走进学校,亲近教师,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作者单位: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教研室)

2023-01-06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4489.html 1 3 教师家访不能拘于形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