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巷镇牌坊村坐落于淮河沿岸花园湖畔,与五河县、明光市交界,为“鸡鸣三县之地”,当地村民多靠养殖“土鸡”增收。为了解决人均土地少、劳动力人员外出多、内生动力不足和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村党支部多方寻找适宜当地的产业发展“良方”,利用当地低洼、水面多的优势,发展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到2022年6月,全村已有淡水珍珠养殖水面650亩,吸引20户村民加入珍珠养殖的队伍,全村依托淡水珍珠养殖可实现产值1900万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能等、靠、要,牌坊村“两委”在多方研究后,作出了“走出去、引进来”决定,先后赴浙江、江苏和省内多地考察适应当地发展的水产养殖产业,结合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了淡水珍珠养殖,盘活了村里闲置水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牌坊村勇于探索适合村情的产业发展之路,水产养殖产出了“金豆子”,把过去雄鸡一唱鸣三县的偏远小村,变成了周边纷纷投来艳羡目光的珍珠养殖基地。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枣巷镇转型提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车杨村砂质土壤富硒疏松,排水性好的特点,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西瓜种植。通过“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联农带农模式,努力拓宽村集体增收路径,使“果篮子”编织出群众的致富梦。
此外,为了保障西瓜产有所销,做好产销对接,该镇积极帮助农户在镇域周边多家超市、农贸市场建立销售点,保障“果篮子”供应的同时,助力群众增收。据了解,目前共有16个瓜棚,总占地35亩。
产业发展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枣巷镇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通过示范引导、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大力发展“大棚经济”,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发展设施农业同时,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种植反季水果,巧打时间差,抢占市场,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破解偏远农村村集体增收难的问题。
2022年,枣巷镇计划继续发展大棚果蔬种植,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不断优化政府服务、拓宽产销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党建+生态 红绿融合赋能新发展
位于枣巷镇境内的花园湖是淮河流经的重要湖泊,过去高密度围网养殖,虽然短期内让养殖户生活得到了迅速改善,但是却造成严重水体污染,水产养殖效益链脆弱,品质降低,养殖效益越来越差,进入高投入低效益的怪圈。
2017年4月,凤阳县正式启动4.5万亩花园湖退网还湖行动,五年来,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开展水体生态修复和渔民安置工程,让花园湖水质由四类水提升到三类水的标准。人放天养,以水养鱼,以鱼治水,维持花园湖水域生态环境健康。2022年,花园湖省级重要湿地入选《安徽省级重要湿地名录(第二批)》。
护一片水域,泽万世生灵。近年来,枣巷镇通过退渔还湖,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目标任务,多措并举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以绿为“底”筑牢生态屏障,实现了水域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退渔还湖,修复生态。枣巷镇政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对照网箱口数清、养鱼总数清、投鱼批次清、出鱼时间清、自行拆除期限清、拆除措施清的“六清”标准,对花园湖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全面摸底,扛起环境污染防治的政治责任,高位协调,分周实施,统筹推进退渔还湖各项工作。据统计,该次行动涉及围网养殖户159户,围网23万多米,历时一个半月,实现了全面退渔还湖。作为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区的花园湖再现了鱼翔浅底、水鸟嬉戏、碧水蓝天的美好画卷。
另外,枣巷镇还对离水上岸养殖户进行了一次性货币安置,帮助无房户解决住房,就业困难的解决工作,60周岁以上的渔民统一纳入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增殖放流,优化水质。2022年3月份以来,凤阳县大水面养殖基地抓住有利天气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在花园湖分批次投放青鱼、鲢鱼、鲤鱼、鳙鱼等多个品种约25万斤,60万尾优质鱼苗。据了解,增殖放流不仅能调整鱼类区系结构,补充鱼类资源,提高鱼类品质、产量,同时可以利用不同鱼类的摄食特性,通过对水体内藻类及有机碎屑的摄食作用,经过定期生态调控,减少水体中的藻细胞和有机物的含量,促使花园湖生态良性循环。
河湖长制,长治河湖。枣巷镇坚持河长履职,严格按照镇级河长每月不少于一次,村级河长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巡河频率开展巡河。2021年,镇村级巡河任务完成率99%以上。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河道采砂整治、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清四乱”、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专项行动,共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52吨,拆除违法建筑31平方米,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74米。坚持创新机制,以推行河长制为契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稻田小龙虾、螃蟹绿色生态养殖,全面减少农作物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养殖虾蟹品质,带来良好经济效益。据介绍,2021年当地全年虾蟹产业链总产值超200万元,预计2022年超250万元,实现整治发展双赢。
党建+队伍 激发干部干事新活力
旗帜是方向,也是力量。在枣巷镇,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最前沿,党建工作成为引领该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以来,枣巷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该镇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结合当前工作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风建设等工作,坚定推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在枣巷镇具体化。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该镇不断完善各村党建联络员配置,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9个。完善党建月积分考核制度,下发考核通报6期。全镇发展党员积极分子51名,其中农村党员积极分子33名。同时完善镇级党员活动中心1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5个。建设党建“示范一条街”,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了以“治淮精神”为主题的枣巷镇党性教育馆。
不仅如此,枣巷镇创新“党建+信访”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针对村民普通信访矛盾开展“一对一”帮扶,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矛盾调解优势。同时,有效加强整合各村退役军人、退休党员等“红色”力量,全力搭建各类型矛盾化解平台,聚力打造特色矛盾化解品牌。
如何构建“党建+文明乡风建设”的新模式?这些问题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今年以来,枣巷镇聚焦问题导向,通过实施村规民约督行、党员带头示范、“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评选等一系列举措,倡导文明生活,改善乡村环境。如今,在枣巷镇辖区内的1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村规民约已经实现全覆盖,成为村民家门口的“文明公约”。
除此之外,该镇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共建氛围。累计发动镇村干部、志愿者300余人次,对全镇7976户进行全面摸排,实现了房前屋后“四净两规范”,农村居民“四勤两参与”。同时,评选出64户文明卫生示范户、8730户“星级文明户”,以示范典型带动各村村民向标杆看齐,逐步形成爱干净、勤打扫、讲卫生的文明新风尚。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要有党的工作。为贯彻落实10项“暖民心”行动,该镇深入开展“便民行动零距离,贴心服务暖人心”志愿活动,为小区居民免费进行血糖、血压等项目检测,向居民科普健康生活知识。发掘特色资源,开设书法、舞蹈、糖画、二胡等特色课程,邀请辖区内各领域的行家里手担任教师,线下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线上开设网上视频课程,一体化推进线上线下教学,鼓励老年人学以致用,积极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文明菜市、放心家政工作走深做实,打造枣巷“党建示范街”,通过党员包保的形式,引导菜市及周边商户诚信经营,开展文明集市相关活动,成功创建2021年县级文明集市。依托江苏禾康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招聘专业社工,广泛招募具备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利用智慧科技向居家养老人员提供放心家政服务,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纵横正有凌云笔,东风浩荡展新姿。站在新的起点上,枣巷镇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负使命、勇立潮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成功之花在这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