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4日
第A04版:实施民生工程建设美丽滁州

大道通衢行稳致远 路通业旺幸福绵长

——滁州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纪实

宽阔平坦的公路

周学峰

“四好农村路”承载着亿万农民的乡村振兴梦。从一个普通农民的致富,到一个乡村的振兴,再到整个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哪一样都离不开路。

近年来,滁州市交通运输局(以下称“市交通运输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的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协调发展。如今,行驶在滁州农村的广阔天地,一条条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将城市与村镇紧密连接,一条条兴农惠农致富路,不仅点缀了自然之美,更将百姓的幸福生活、生态旅游、乡村振兴融为一体。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2022年度,滁州市计划建设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291.31公里,其中县乡公路升级改造120.71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38.74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15.55公里,联网路工程116.31公里,截至目前,全部提前完工。天长市、定远县、凤阳县先后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天长市成功申报2022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市农村公路正不断展现“畅、安、美、净”的新形象,成为皖东大地乡村振兴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山湖大道

天长到金牛湖班车

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

清洁工人正在清扫公路

高位推动聚合力,打造联通城乡“民心路”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为把农村公路这项“民心工程”组织好、实施好,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调度推进会,市交通运输局更是全力以赴抓进度、全面监管保质量,一条条联通城乡的“民心路”次第铺展。

市交通运输局在“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中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始终牢牢抓住部、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将农村公路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多年来,市交通运输局自我加压、积极争取,向省交通运输厅争取的建设计划均占到全省十分之一左右,并为我市的农村公路建设争取了宝贵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同时,在全市建立了“政府负责、交通承办、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全市呈现出齐努力、同心创,群众得实惠、共参与的良好农村交通发展氛围。  

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市交通运输局超前谋划,为项目建设赢得宝贵时间,坚持“合理布局、联网成片”原则,以“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为方向,科学制定全市交通运输发展五年规划、全市农村公路五年规划,建立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库并不断完善。同时,做到与干线路网建设相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旅游发展、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相结合,重点实施县乡公路改造、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完善提质和安全生命防护等工程。

统筹共建激活力,打造农村公路“精品路”

一路风景一路歌。冬日傍晚,行驶在全椒县山湖大道上,一路坦途,彩线延伸,两边是低山或丘陵,在落日余辉的渲染下,色彩斑斓,仿若一幅绝美的油画。而这条大道正是滁州打造“精品路”的最好印证。

力争把每一条路都建成精品工程,这是市交通运输局为之奋斗的目标。

质量监管是打造“精品路”的第一道防线。市交通运输局以机制为保障,以监管为手段,构建强有力的质量监督体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四级质量保证体系,重点从施工队伍资质的认定、施工队伍的准入、材料进场、施工程序和工艺、施工主要环节控制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每项工程顺利达标,努力把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打造成群众满意的优质精品工程。

与此同时,市交通运输局组织人员赴浙江考察学习美丽公路建设经验,在全市推进美丽公路建设,创建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据悉,全市规划建设了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460公里,来安县水口至武集路、天长市湖大路、凤阳县红梅路先后获评全省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大力建设高标准旅游路,建设全长430公里的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沿线串联多个景区景点、乡村旅游区(点)和文旅资源点,并被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省级风景道,“一岭分江淮一道看滁州”的自驾旅游品牌已快速深入人心,并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旅游名片。至此,高标准农村道路从无到有,全域铺开,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公路画卷。

管养并重增动力,打造经久耐用“品质路”

三分建,七分养。到位的管护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保障,市交通运输局坚持建路必管、管必从严,坚持“一把尺”衡量到底,高标准管好农村公路。

加强管理,维护成果促长远。各县(市、区)交通部门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开展公路隐患路段排查整治工作,改善道路通行条件,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注重绿化、美化及过境路段综合整治,路面病害得到有效处置,公路养护水平全面提高;维护路产路权,市交通运输局持续加强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及路政管理,进一步强化治超工作力度,联合公安交警、运政等部门,开展农村公路超限超载治理行动,并建立乡镇农村公路协管员机制和举报机制,保护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加强宣传,促进农村公路管养全民化,利用报纸、电视等载体,广泛宣传《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农村公路管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民爱路护路意识,营造有利于公路养护管理的良好氛围。

精细养护,提升品质促发展。加大农村公路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为管理养护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撑,保持其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养好”的目标;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和村委会的管养职责,成立县、乡两级路长制办公室,落实乡村道路专管员制度,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切实加强路政管理和路域环境治理;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提升工程,提高养护专业化,促进养护标准化,农村公路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政府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管理养护体制进一步理顺。据悉,2016年至2021年共投入9.8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659公里。

运营共振显魅力,打造乡村振兴“小康路”

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一头连着百姓的幸福指数,一头连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串联在一起。

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农村公路,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突出抓好农村公路运营,努力让广大农民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让“四好农村路”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农村路网更通达。自农村公路行车条件改善后,拉近了城乡距离,目前全市共有班线客运企业13家、线路476条、车辆1788台,其中农村班线122条,客车1245辆,为城乡有机融合架起了一条快速通道,全市所有乡镇及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滁州市、天长市、全椒县被列入省级创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天长市、全椒县、定远县被确定为省级创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天长市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深耕三级节点建设促产业发展”案例被交通运输部选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物流体系更健全。我市农村物流三级配送体系以县级农村物流配送中心为中枢,以镇级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为支点,以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点为终端,以物流班车为纽带,实现区域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与干线物流网络的有效衔接,最终达到“一点多能、一网共用、功能完善、深度融合”的目标。建有综合物流中心8个,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100个,建成县乡村农村物流三级配送体系,乡镇快递网点实现全覆盖。

滁州市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在农业基础较好、产业特色明显、交通优势突出的乡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特色小镇,把农路公路修到田间地头,“乡村路”变身“致富路”。

位于全椒县六镇镇牧龙山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悠然自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由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冯晓磊领头创办。建有设施大棚200亩,种植草莓、葡萄、西瓜、甜瓜、甘蔗等水果,积极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开展休闲采摘活动,打造农业休闲基地。

“路好走了,水果、蔬种自然就好卖,过去都是运到县城发快递走网络渠道,现在摆在路边就被游客买得差不多了……”全椒县悠然自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冯晓磊激动地说道,县里专门帮他的果园修了柏油路,这下更方便游客采摘了。

从匠心点睛亮点纷呈,到串珠成链风景成线,再到全域发力提质赋能,在皖东大地滁州,一条条“畅、洁、绿、美、安”的农村公路正把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实实在在送进千家万户。

南谯区施集茶场农村路

2022-12-14 ——滁州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纪实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4844.html 1 3 大道通衢行稳致远 路通业旺幸福绵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