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2日
第A03版:副刊

教育慎提“零距离”

□老眼儿

不知何时起,“零”变得走俏吃香,什么“零报告”、“零接触”、“零风险”、“零距离”……好啊,“零距离”呈现了一片和谐景象——彼此亲密无间,心心相印,“天涯若比邻”呀!可是,当有人把它引进教育,鼓励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时,我却不由地警觉起来。

倡导者的动机无疑是好的。教师与学生本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彼此距离越近,感情越深厚,产生的教育效果就越好。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近到多少合适?是不是“零距离”最好?却是大大的疑问。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阅览室里,只有一个读者,心理学家进去,故意坐在他旁边。多次实验表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他们或者很快换到远一点的地方坐,或者很警觉地问:“你想干什么?”。

的确,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使自己感到自由、放松的空间。很多时候,教师的教育行为即便是出于爱和善意,也要给学生一点心灵空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不要擅自闯入学生的精神领地。

记得困难时期教师让学生为困难同学捐款的情景。很多人以为受助学生会感激而奋进,可是,大多数受助者却从此一蹶不振,和教师也疏远了。因为全班同学都知道其家庭状况,他们觉得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还有一种帮扶,教师为使成绩差的学生能够迎头赶上,有意安排成绩好的学生与其同桌,希望给他帮助。结果也多是事与愿违,在优秀的同桌面前,成绩差的学生感到压力倍增,无所适从,对学习大多失去了信心。

从这些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如果不注意把握爱的“距离”,即便动机意图再好,也难有好的教育效果。

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你很敬仰、佩服的人,由于来往频繁,相处过密,对方缺点和不足日渐暴露,你会不知不觉地改变原有的看法和情感,变为失望甚至是讨厌。这就是期望值过高,神秘光环被打破而产生的,实际上是心理距离没有把握好所导致的。

很多家长搞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大多乐意听老师的话,对老师几乎言听计从,却不太愿意听父母的话?其实,个中原因就在于老师与学生的距离相对和谐一些,而家长与孩子则朝夕相处,过于亲密,难免的啰嗦唠叨让孩子心生厌烦。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永远有区别和不同,教育原则和教育规律也对二者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果不顾客观实际,要求彼此“零距离”相处,教师视学生为亲生子女一样关心疼爱,照顾有加,对学生无话不谈,彼此亲密无间,那么时间一久便会出现不受约束、自由随便的情形。一旦师生间密切到没了距离,师生关系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教师的教育影响就会在不经意间失去效力。

教师在学生中应该保留一定的神秘感,留一份悬念。教师一旦失去这种神秘感,变成了透明体,可以一览无余,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心理就会很快消失,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教育中起着积极作用的“光环效应”就不存在了。美学上有“距离产生美”之说,文学上有“朦胧美”之言,都能证明“零距离”在师生相处中的不合适。

另一方面,教师、学生毕竟存在一定年龄差距,知识的多寡、经验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心理境况的差别等也使他们难以“零距离”相处。可以说,外在的“零距离”好办,内在的“零距离”则难了。教师有教师的保留,学生有学生的隐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由此可见,距离远了,学生不易接触教师,就难以“亲其师”、“信其道”;距离没了,学生又不把老师太当回事,失去好的教育效应。只有保持合适的距离,才有好的教育效果。至于多大的距离合适,需要教育者根据实际巧妙把握,就像被大家认可的人际交往中的“刺猬理论”一样,以自然和谐、彼此舒适为好。

(作者单位:滁州开放大学)

2022-12-12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2731.html 1 3 教育慎提“零距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