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8日
第A04版:专版

厚民生 增福祉 民生工程暖民心

宝山学校西侧公园停车场

——滁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纪实

伊国静 刘雨松 吴盛泉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为民生“加码”,为民生“托底”,为民生“加速”,归根到底是为民心更暖,让人民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有品质、更加高质量。今年以来,滁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市住建局”)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以开展暖民心行动为契机,在便民停车、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成效显著,多层次为亭城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清琅别院安置小区

双城路与泉州路交叉口停车场

滁州市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站(东站)

老旧小区改造

县府西巷停车场

便民停车 让民生更有速度

滁州市第四中学西侧县府西巷停车场、宝山学校西侧社区公园停车场、滁州中学新校区(明湖中学)南侧公共停车场、苏滁高新区双城路与泉州路交叉口东南角停车场次第开放……在亭城,一座座崭新便民的停车场拔地而起。

自全省部署推进便民停车等10项暖民心行动以来,市住建局作为牵头单位,多措并举开展便民停车暖民心行动,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停车需求,有效缓解了城区“停车难”问题,让市民告别“绕圈圈”。

科学规划停车布局。市住建局对《滁州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进行修编,系统摸排城区停车现状,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就业岗位密度、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和运行状况、停车设施使用特征等因素,提出停车分区发展策略,科学规划停车布局。目前,规划已多次征求相关单位意见,正在进一步优化完善。2023年计划建设龙蟠南苑西侧停车场、滁州中学西侧停车场等项目,同时考虑在老城区建设立体停车楼项目,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

打造智慧管理平台。市城泊公司对城区公共停车场进行整合管理,建设物联网地磁/ETC收费系统、智能巡检系统、高位视频系统、停车诱导系统,打造智能停车管理平台,开发“皖东行”APP,让用户在手机端即可查看周围停车场剩余泊位情况,并提供路线指引。目前管理平台已整合录入了部分公共停车场资源信息,还需进一步接入各类停车泊位数据。

资源共享携手共进。市交警部门全面摸排已建城市道路沿线及退让空间区域,坚持“应划尽划”原则,在不影响车辆、人员通行的前提下,利用符合条件的主干道路非机动车道、城市支路机动车道,最大限度施划机动车临时停车泊位。为充分利用现有停车资源,市住建局会同相关单位积极推进停车资源共享,鼓励公共建筑、单位小区等停车设施“错时开放”,琅琊区、南谯区率先将政务区周边停车泊位晚间对外开放,盘活停车位约2500个。

聚焦关键精准施策。为缓解学校上下学期间交通压力,消除安全隐患,市住建局牵头谋划实施了滁州中学新校区南侧停车场和宝山学校西侧公园停车场等项目,新增泊位约950个。为治理工业园区停车乱象,新建了海宁路停车场,可同时容纳约900余辆货车,受到广大司机一致点赞。为方便群众办理临时事务,在商圈、菜场、早餐店、药房等路段增设“绿色便民服务停车位”,临停时间增加至20分钟。

集约利用提质提效。城区土地资源紧张,一般都是中小型停车场,停车泊位在100至300个之间,为有效扩充停车容量,市住建局会同其他单位积极谋划立体停车方式。2022年实施的滁州中学新校区南侧停车场采用地上地下双层结构,地上规划车位248个,地下规划车位608个,相比原先地上一层的设计方案,占地面积减少一半,停车泊位却增加一倍,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且地上还配置了图书室、口袋公园、厕所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停车场服务功能,让居民享受便利停车的同时感受生活之乐。

改善人居 让民生更有温度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市住建局一直初心如磐、勇毅前行。近年来,市住建局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及棚户区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老旧小区改造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暖心工程。自2013年我市正式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始终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解决城市综合治理难题的重要抓手和城市建设改造的一项重点工程,纳入每年度市政府承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和“民生工程”强力推进。近年来,我市先后入选为住建部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老旧小区创建工作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地点位治理案例汇编》,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获得安徽省政府政策激励。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多举措狠抓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精心谋划,建立清单台账,科学制定年度改造计划,切实改善房屋功能、改观小区面貌、改造基础设施、改优居住环境;悉心推进,健全“市指导、县组织、街道主抓”机制,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范围和县域经济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多次召开专题会和调度会,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步伐;潜心改造,抢抓“旧改”接棒“棚改”政策机遇,大力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模式,并采取“政府补贴+部门引导+群众自治自理”模式,有效破解改造资金筹集难;倾心保障,结合“创建标准化小区”活动和“大物业”提升行动,推动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今年以来,全市已有89个老旧小区结合改造项目实施引入物业管理。

2022年,我市共改造104个老旧小区,涉及房屋总建筑面积81.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104个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完工率为100%。累计获批中央和省级专项补助资金5094万元,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10012万元。

棚户区改造“改”出群众幸福新生活。今年以来,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坚持早谋划、重调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强力推进,凝心聚力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基础设施落后的棚户区和城市危房,努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让居民生活更幸福。

聚力加快棚改项目建设,依法合规推进棚改,积极做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等前期工作;建立行政审批快速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缩短安置周期,节省过渡费用,让群众尽快住上新房。聚力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开展工程创优活动,高标准打造棚改示范精品工程,推进绿色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完善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居住条件。聚力落实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今年全市已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21亿元,加快债券资金使用,2018年至2021年,市本级共争取各类棚改资金331.27亿元,发行棚改专项债券259.72亿元,极大地保障了棚改项目资金需求。聚力回迁安置办证,今年以来,市拆迁事务所完成了五个小区6336户的结算回迁安置工作。

今年省下达我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任务9210套,基本建成任务21278套。截至11月,全市累计新开工10373套,占目标任务的112.63%;累计基本建成21861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2.74%,提前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工作任务。据悉,全市55个在建棚改安置房项目中创优成功项目28个,其中国家级创优项目1个,省级创优项目7个,市级创优项目38个,项目实地检查覆盖率100%。

保障性住房 让民生更有广度

保障性住房是一项将党的政策惠及千家万户的事业。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及保障性租赁住房,让更多城市困难群体、新市民群体、年轻人实现从“一张床”到“一间房”的安居梦。

公共租赁住房惠及更多城市困难群体,努力让更多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据悉,滁州市市本级公租房共3202套,目前,所有公租房均已分配入住,其中,琅琊区分配入住2926套,南谯区分配入住276套,分配入住率达100%。

完善保障方式,将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三类人群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范围,实行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并举,让住房保障政策惠及更多住房困难群体。共治共建,深入开展公租房购买服务,进一步优化运营管理考核细则,大力开展有声有色的公租房社群活动,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得到双提升。优先保障,对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以实物配租为主,货币补贴为辅,确保其应保尽保,同时市保障房中心筹集50套公租房,确保低保、残疾、重大疾病、重点优抚对象等低收入家庭得到优先保障,实现其安居梦。开展整治,印发公租房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接入自来水用水、房屋网签数据,全面核查市本级3202套公租房在保家庭房产信息,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公租房公平善用。

保障性租赁住房让更多新市民、年轻人“住有所居”。我市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2022年全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开工计划9848套,实际新开工为12128套,占比123%。

坚持顶格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把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提供多元化房型,满足不同住户的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管理平台,增强安全性、实用性,并投入使用智能设备联网,实现智能化管理,有效解决了新市民阶段性住房困难等问题。坚持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图审查、消防验收、竣工验收制度,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通过在市质量安全专家库抽取专家开展质量检查、各工地互查互学、“四不两直”突击检查等方式,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打造保障性安居工程优质工程、放心工程。

新时代新担当,新征程新作为。市住建局将继续凝聚发展力量,确保城市品质再提升、民生幸福出新彩,擦亮民生底色、打造幸福之城,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作出更大贡献。

2022-12-08 宝山学校西侧公园停车场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2593.html 1 3 厚民生 增福祉 民生工程暖民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