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7日
第A06版:副刊

“记者”带给我的力量

●时政新闻部记者 施 璇

还在学生时代,《南方周末》上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那时起,我觉得记者就是将文字化为一股股力量温暖、鼓舞、帮助他人的人。

从业16年,我始终在见证、记录、感悟、报道城市里的事、城市里的人,用笔触体味人世间,用文字行走天地间,为改天换地的时代面貌而颂,为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而歌,为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而赞。记者节来临之际,我陷入反思,“记者”这份职业带给我什么,思来想去,唯有“力量”二字萦绕心头。

朱长海、赵炬,一个是危急关头用生命托举学生的基层教师,一个是用人间大爱举起生命火炬的援藏医生,见到他们时已经在追悼会现场,真正认识了解他们时,是从他们的父母、妻子、同事、学生口中追寻、还原那个鲜活的人。还记得送朱长海老师的场景,天空的大雨如泣如诉,小镇的路边挤满了一眼望不尽的人群,大家都是自发前来,要送英雄最后一程。赵炬去世后,有一次,我去家里看望他的妻子,拍拍她的肩膀对她说,赵炬很伟大,他是被写进当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唯一的人。她感激地冲我点点头,眼里那份热切至今让我无法忘怀。事实上,这两位英雄工作起来的样子像极了身边的你我他。他们胼手胝足、挥汗如雨地辛勤劳作,驰而不息地创造着美好生活,在最普通的工作中也能怀揣最可贵的责任感、荣誉感,用生命诠释使命,用无怨无悔的热爱追求任劳任怨的事业。在我看来,一个人能够对生活、对事业、对生命保持纯粹的灵魂就是平凡的伟大、普通的崇高。

难忘2019年12月18日上午,在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分组讨论中,时任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特意来到滁州团,欣喜地宣布当年滁州经济总量可望跃居全省第三,而我有幸在会场见证了对滁州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幕。回望滁州的发展,每个前进的步伐都值得镌刻,每个奋斗的瞬间将化为不朽。还记得2011年,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朝着全省第一方阵阔步前进”的奋斗目标;2016年,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冲刺全省总量第三”的奋斗目标;在站稳全省第三城之后,2021年,市第七次党代会又提出了“冲刺全国八十强”的奋斗目标。在我看来,同这座城市一样,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就应该通过不懈奋斗,去追求更加美好、更加优秀、更加卓越的自己,将有限的生命赋予无穷的广度和深度,把生命的灿烂书写到极致。

2020年正月,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本该万家团圆的日子蒙上一层阴影。“没想到,口罩竟然成了最紧俏的年货”“足不出门就是对社会作贡献”……网友调侃的段子却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虽然心里也布满了不安和担忧,然而,有新闻的地方就要有记者,没有口罩也要外出采访。正当一筹莫展之际,电话铃响了,一位热心读者知道我要出去采访,揣着两包口罩开车送到我家门口,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句话:“我有三包,给你两包,你更需要。”我眼含笑意,心里早已决堤,这,不仅仅是两包口罩,而是一份胜过自己的祝福与希望。

想起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的话: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做一个平凡真实的人、一个向往美好的人、一个充满希望的人,正是“记者”这份职业赋予我的力量。

热爱明天,我喜欢这个词,和新闻的“新”相得益彰,今天的一切都会过去,明天又是欣欣然、崭新的一天。明天,我会犹如新生儿般保持一颗初心,和“新闻”一道,继续在成长的路上发现和汲取更多的力量,每一天朝气蓬勃,每一天阳光灿烂。

2022-11-0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0988.html 1 3 “记者”带给我的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