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1日
第A05版:要 闻

办好省十五运,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全媒体记者王太新

清晨,广场上随处可见打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傍晚,清流河体育公园内的各类健身器材成了“香饽饽”,吸引各类人群前来锻炼;晚上,体育场馆内更是成了健身达人挥汗如雨的好去处。

体育大赛的舞台上,滁州青少年体育健儿拉高标杆、奋勇拼搏,手球队不仅创造了包揽省运会手球比赛6个组别冠军的历史辉煌,数十年来更是为省队和国家队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多个全运会金牌、亚运会金牌凝聚了滁州人的辛勤和汗水。

定远球类产业园内,篮球生产企业正在开足马力抢抓生产,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

走进皖东大地,处处可见运动场地和健身人群,手球运动更是在校园内蔚然成风,体育产业正在全市各地多点开花,体育让这座城市更有活力、更加精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这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无穷力量。我市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抓承办省十五运契机,奋力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育获得感、满意度。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形成了一批具有滁州特色、皖东风格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天长市“茉莉花体育节”、全椒县“正月十六走太平”等多项活动被评选为“安徽省优秀体育文化品牌赛事”,且规模愈发壮大。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21年全市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12360人,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3人,全市951个行政村中有792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比83%,天长市、琅琊区实现行政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全覆盖。每年为8000余名群众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并开具“运动处方”,实现对健身群众身体健康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干预。

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滁州市级“五个一”、县级“五个一”实现全覆盖,乡镇“三个一”正在加快推进、预计2025年实现全覆盖,城市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基本完成。截至2021年底,全市体育场地数量13694个,面积89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较2011年翻了一番。

为推深做实省委部署的“快乐健身”行动,我市借力承办省十五运的东风,进一步建好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将“快乐健身”行动与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紧密结合,围绕建设“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努力实现城市功能、体育元素、文化旅游等公共空间连点成线、互联互通,基本形成“城乡有统筹、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的全民健身新格局。不断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聚焦群众天天有感的全民健身实事,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指导力度,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尤其是省十五运场馆开放工作,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竞技体育连上台阶

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坚持体教融合,逐步探索出“市有重点、县有特色、市队县办、市队社会办、市队省里办、市队学校办”的专业项目队发展路径,紧抓我市优势运动项目、发展新增重点项目、补齐短板项目,奋力实现专业体育比赛项目全覆盖和参赛成绩大提升。

运动成绩逐年提高,近20年来在省运会舞台上一路奋进向前,从省十二运的金牌数全省第八,到省十三运的金牌数全省第七,到省十四运的金牌数全省第五,再到今年省十五运金牌位次有望实现新的更大突破,书写了连续争先进位的动人篇章,正向着“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目标勇毅前行。

在发展项目队的过程中,我市充分发挥手球项目拳头优势,积极为省队、国家队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陈邦萍、孙来苗、刘晓妹、李瑶等一批滁州籍国手多次参加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几次夺得全运会、亚运会金牌,在奥运会比赛中也实现了较好的成绩,为滁州、安徽乃至国家争得了荣誉,为体育强省、体育强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把优势进一步放大,2016年,我市与国际手球联合会、安徽省体育局、北京体育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手打造东方手球之都。几年来,受此带动,我市手球运动在中小学校园风靡开来,手球运动水平不断提高,滁州体校手球队多次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今年更是在省十五运手球项目比赛中一举拿下男、女6个组别冠军,树立了无法超越的标杆。

同样,我市体操、单排轮滑球、摔跤等项目多点开花,在家门口举办的省十五运上大获丰收。过去的短板弱项,通过不懈努力,也均实现了新的突破。面对省十五运剩余的比赛项目,滁州体育健儿斗志昂扬,纷纷表示将在赛道上奋力拼搏、一展风采,为滁增光添彩。

体育产业初具规模

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如何在这种发展大势下把握机遇,在巨大的市场中开疆拓土,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探索路上,我市密结合国家政策,瞄准市场需求,深挖自身潜力,深耕体育旅游、休闲娱乐、体育用品制造、体育用品销售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定远球类产业园获批“安徽省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全椒县大墅龙山国际露营基地获批“安徽省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来安县兴茂旅游有限公司被授予“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南谯区、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连续多年承办“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分站赛;南谯区大柳“山地马拉松越野赛”入选“安徽省体育品牌名录库”;2017年,南谯区章广镇“自行车运动小镇”列入由省体育局与南谯区政府共建的体育特色小镇;2021年11月,滁州市大墅龙山旅游度假区获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体育产业相关企业400余家、个体户300余个,年总产值近80亿元。

体育创强扎实推进

近年来,在《滁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的引领和推动下,体育事业实现协同发展新格局,为我市创建安徽省体育强市增添了新动能,创建步伐不断加快,多项工作受到省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表彰。滁州市教育体育局等8家单位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6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2018-2019年连续两年被省体育局授予“创建体育强市达标先进单位”;2020年被授予体育强市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进入新的发展起点,我市信心满怀、干劲十足,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快乐健身”行动,统筹做好各项体育工作,持续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以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2022-11-0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0698.html 1 3 办好省十五运,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