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区发挥财政职能积极探索推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
本报通讯员孙 虹 杨读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双碳”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发挥财政在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作用,财政部出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将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纳入财政工作全局,坚决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地见效。南谯区财政局近年来积极探索,推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进一步做好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森林资源变成绿色资产、绿色资产变成绿色资本、绿色资本变绿色动能,促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资金保障,提升森林生态碳汇能力。投入林业生态保护资金2373万元,围绕碳达峰目标,提高碳汇存量,扩大森林面积,组织实施麻栎等阔叶树造林,提升对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实施增绿增效行动计划,2018至2021年新增人工造林3.3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封山育林28万亩,森林资源总量增加到50.2万亩。投入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3151万元,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投入环境保护资金7204万元,用于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垃圾处理等。累计投入14亿资金扩大湿地面积,重点对明湖、皇庆湖、清流污水处理厂尾水等湿地进行保护修复,累计修复湿地面积858公顷。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保护率,大林水库等51个湿地列入区政府第一批湿地保护小区名录,湿地保护率达54.72%。不断创新财政投融资制度,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撬动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以金融手段加快培育绿色发展领域的市场主体,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绿色转型,规范有序推进生态环保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提倡节能环保,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完善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机制,属于品目清单范围的节能环保产品,只要通过国家相关认证,即可享受政府强制采购、优先采购政策支持。压实采购人绿色采购责任,在建筑、快递包装、商品包装等领域推广应用绿色采购需求标准,落实绿色采购政策目标。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横向互动协同机制。“双碳”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财政部门不仅要自上而下联动,还要与其他部门横向互动,在积极参与区林业碳汇资源开发项目的同时,主动与林业、发改、环保等部门对接,为区碳汇产业开发做好资金保障工作。据预测,全区森林固碳计量720万吨,交易价值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