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喻 松
大柳镇位于南谯区西北部,镇域总面积约131.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万人。近年来,该镇本着“部队练兵备战需要什么,地方拥军支训就做什么”的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拥军支训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双拥工作能力水平,持续奏响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乐章。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大柳镇党委被评为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我们镇虽然不大,但是常驻部队单位多。近年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拥军优属工作,把拥军优属工作作为党委政府核心工作纳入议事议程。”大柳镇党委书记王皇告诉记者,为统筹做好拥军支训工作,大柳镇成立了拥军支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并制定相应工作方案,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支训工作,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各部门协调抓的拥军支训工作新格局。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引领发展。大柳镇党委坚持把国防安全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和学校素质教育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拥军支训工作。镇支训办第一时间会同部队制定军事区域管控方案,应部队要求及时张贴《演习公告》,镇村应急广播宣传《致大柳镇居民一封信》,在演习区域设置提示牌,引导村民配合部队做好演习,只要部队通知清场,村民们总是及时转移,从不讲价钱。
为有力保障部队全身心投入训练,大柳镇统筹协调,组织武装、派出所、交警、林业、农业、司法等部门和所在村组,围绕演习训练做好运输道路管控、演习区域管控、森林灭火和医疗救护等服务工作,协助部队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有效解决了驻训演练部队的后顾之忧。该镇重点在支训后勤保障上下功夫,及时解决部队提出的需求。近年来,先后投入30余万元为部队修建道路、加固“拥军桥”,连续多年为部队免费接通自来水和处理生活垃圾,近期又协调卫生部门为200余名官兵接种疫苗。
每年“八一”,大柳镇都组织辖区内驻军、现役军人家属和退伍军人代表参加军地共谋发展座谈会;对驻军驻训部队进行慰问,组织镇内文艺宣传队送戏进军营,和部队官兵开展联欢,让驻训官兵感受到浓浓的拥军氛围。驻军部队主动参加集镇创建、抗洪抢险和扶贫助学。为用心用力做好退役军人工作,镇村退役军人组成“红耀江淮”志愿者服务队,成立老兵工作室,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应急抢险和矛盾调解工作;对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近年累计发放慰问金和物资约19万元,为92名重点优抚对象创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和按月上门送达资金发放明白卡,对3名失能失智人员进行“一对一”家政服务;认真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补助资金约6万元;连续三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四年来全镇共有16名退役军人荣获各类先进个人表彰,16名现役军人在部队立功受奖,荣获二等功1人、三等功1人、“四有”优秀士兵14人。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将积极探索新时代双拥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不断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服务备战打仗,奋力谱写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篇章。”王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