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
第A06版:教 育

一张照,两代人,共同梦

写给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农村教师

□方 方

在来安县施官职中党员活动室的橱窗里存放着这样一张照片。

这是一张拍摄于中共一大会址前的照片。每一次去党员活动室参加活动时,我都会去看看它。透过它,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来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年代,看到一代伟人是如何从思想上、从行动上,解放自己、拯救国民。因为它,让迷茫中的自己找到前进的力量,更加坚定前进的方向。

照片里有四个人,两位是我的领导,六零后,一位是我的同事,同为八零后。历史意义的年份,代表着通往光明的地点,两代人继往开来,见证了奋斗与成就,也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我的两位领导,两位共产党员,成长于六十年代。熟悉历史的人对于那个年代并不陌生。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经济上百废待兴。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国民经济建设新道路。这一路有成就,有曲折。这一代人见识过大饥荒,食不果腹的样子;也目睹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号角响彻祖国千里河山。他们深刻明白如今的富强与幸福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带着初心和使命通过艰辛的努力和奋斗得来的。所以这一代人总是非常懂得知足与感恩。他们的身上总是传递着正能量,并将这种能量带到工作与生活中,感染着周边人。照片里的两位领导以及我身边那些年长的同事亦是如此。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老百姓进城买房,子女随着进城入学,也就造成农村学校生源逐渐萎缩。为了均衡城乡师生配比,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流向城市。这给农村学校办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困境中,这些老同志没有选择躺平。为了那些选择留下的农村孩子更好地成长,他们带领着一拨年轻教师坚守初心,守住教学质量,守住管理要求,守住孩子们的仪式感与幸福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再高的目标没有踏实的努力都是空号。为了守住教学质量,课堂是关键。为了抓课堂效率,以往学校采用“拟随堂听课”的教研模式:每周一下午例会抽签决定公开课教师人选,第二天教师授课,教研组听课、评课,用这种形式倒逼教师备好课、上好课,保证课堂效率。但是,因为交流轮岗,教师数少了,有的学科甚至只有一个人怎么办?那就改成文、理和综合三组,不同学科间也完全可以交流沟通,取所长补所短。为了听课不流于形式,校长带头上公开课。教研扎实了,课堂就能守住,质量就不会下滑。

人心齐,泰山移。人员的大量流走并没有让学校变成一盘散沙;社会上“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的负面评论也没有影响到老师们的热情。这部分老师年纪虽然偏大,但是教学责任心还在,备课依然认真,课后辅导仍然不放松;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不熟练,那就放下身段向年轻人多学习。留下的年轻教师更不怕苦,除了课堂教学,还兼任各种非教学任务,繁琐且复杂,但是哪样完成得不好?年级组之间,学科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合作,所有教师齐心协力,用行动,用一次次中考成绩、创建成绩彻底击溃那些负面谣言。

学生虽少,仪式感不少,快乐更不少。“要让孩子有收获,脸上有笑容。”这是出现在学校教职工例会上最频繁的一句话。所以学校开齐音体美小三科,而且还是专业素质极高的专业老师授课。我们实现从“音乐课堂有歌声”到学生可以自己填词编曲;从“体育课流流汗”到各种体育赛事硕果满满;从“美术课动动笔”到审美得到提升。这是长期坚持素质育人的收获。其他比如开学仪式,入团仪式,各种节日庆祝活动,师生同台竞技活动等,给足孩子们仪式感与幸福感。

得到成长的并不只是孩子。这些与共和国共成长的前辈,怀着感恩的心,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感染着年轻一代,让年轻人得到成长。前辈们带给年轻人的不仅是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更是职业道德上的熏陶,团队合作的继承,教学理念的传承。“让孩子有收获,脸上有笑容”这句话已经深深刻在我们年轻老师的心中了。

校园内挖掘机轰鸣声不断。新的教学楼和职工宿舍楼建设已处在收尾阶段。看到这些,学校一位老教师这样感叹“我有想过学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我没想到在我退休之前还能见证学校彻底改头换貌。”的确,时代发展飞速。这所乡村学校的变迁不就是百年不懈奋斗取得光辉成就的缩影吗?光辉已由前辈创造,那么未来就交给年轻一代再续辉煌!

两代人,同一个梦,将在这里延续!

(作者单位:来安县施官职中)

2022-10-14 写给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农村教师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9587.html 1 3 一张照,两代人,共同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