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
第A05版:要闻

滁州经开区:动力强劲的经济发展火车头

2021年,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是2012年的4倍;实现外贸进出口额28.5亿美元,是2012年的8.3倍;地区生产总值近十年来年均增长16%;规上工业增加值近十年来年均增长14%;截至202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26.6%……

一组组鲜活的数据,就像一个个律动的音符,演奏出园区发展激昂澎湃的乐章。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通过一场场招商对接、一次次合作签约、一拨拨项目推进,实现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建成使用。步入园区,见证变化,最深刻的感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各项工作天天有进度、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新貌、年年展新颜。

而立之年的滁州经开区,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招大引强,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招大引强是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总投资约240亿元人民币、占地1200亩的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是我市有史以来投资体量最大的一个工业项目。2021年,该项目实际产值超160亿元,税收超11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未来可形成千亿元产业规模。这对打造滁州千亿智能家电战新产业基地,提升支柱产业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至今仍让惠科人津津乐道和心悦诚服的,仍然是令人称道的“滁州效率”。从2017年5月10日得到惠科公司“还有扩大投资计划”的线索后,时任滁州市委、市政府等部门主要领导,先后赶赴广东、重庆、北京等地,历经主动对接、邀请考察、上门洽谈、专家论证等流程,到了8月1日就促使项目成功签约。

扛起千钧重任,须发泰山之力。在“滁州效率”的推动下,滁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潜能不断释放。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滁州经开区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打出招大引强新攻势,奋力推动招商引资新突破。全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全力招大引强,以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形成区域产业裂变之势,汇集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十年来,滁州经开区累计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420个、协议总投资达2200亿元,累计实现到位资金1200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5个,30亿元以上10个,10亿元以上40个。

产业链条持续完善,新招项目产业契合度逐年提升,从2011年的不到40%提升到2021年的90%以上。百亿项目从无到有,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惠科光电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隆基乐叶单晶组件项目、立讯精密电子产业园、东方日升光伏电池和组件、康佳绿色智能产业园、博西家电产业园等项目已经如期建成投产。

抢抓“双碳机遇”,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光伏新能源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自2018年1月,园区首个光伏产业项目——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单晶组件项目落户以来,东方日升、福斯特、瑞达、中信渤铝、天合光能等一批新能源产业头部企业纷纷落户园区,从组件到电池、胶膜、背板、边框、设备、储能,一条高起点、高品质新能源产业链条在滁州经开区已经成形,为全市新能源产业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集聚,锻铸工业强区新引擎

“像这款在市面上比较畅销的55F3机型电视机,需要382种物料、近1000个零配件来完成1台整机的组装。”在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企业采购主管牛淑娟向记者介绍:“而我们康佳公司零配件生产线比较少,绝大多数零配件都要依靠600多家上游企业生产提供。”简简单单一句话,将家电产业集聚带动的基本脉络,描绘得一清二楚。

“扬子江畔扬子扇,扬子美名四海传。”滁州家电产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1984年成立的扬子集团,带给滁州的,正是家电产业生生不息的动力。经过多年发展,随着博西家电退城入园、康佳绿色智能工厂建成投产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滁州智能家电已经完成华丽蝶变,从传统家电生产向智能制造提升,迈向中高端,产业迎来新“蓝海”。产业链的形成,产生“1+1>2”的奇妙效果。

一花引得百花开。家电产业的变化,只是滁州经开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立足优越资源禀赋、积极强化产业培育、促进产业链集聚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滁州经开区持续做大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产业三大传统主导产业,培育光伏新能源产业,并初步建立起一个投资规模大、头部企业多、产业链完善的光伏新能源产业基地。

工业发展过程中,一家家企业如散落的珍珠;如能串珠成链,方可绽放更为璀璨的光芒。滁州经开区是省级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全市家电产业链链长制牵头单位,集聚了博世西门子、康佳、扬子、惠科、立讯、长电、东菱电器等一批知名家电企业,家电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7家,整机企业10家,重要零配件企业40余家。产品种类丰富,涵盖传统的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干衣机、洗碗机、饮水机、咖啡机、吸尘器、制冰机;产业链条完善,涵盖了研发设计、产品研发、模具设备、零部件生产、主机装配、检测认证及物流运输、线上线下销售。

截止到2021年底,各类整机产能超3000万台(套),冰箱产量占全省23%,占全国6%;电视机产量占全省27.7%,占全国2.3%;洗衣机产量占全省12%,占全国3.5%;空调产量占全省3.3%,占全国0.5%。2021年,家电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6.6%,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5%,智能家电基地产值增长26.5%,连续两年获评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A档。

一个项目是一个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增长极。光伏新能源产业方面,先后获批省“三重一创”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市级高端光伏制造产业基地,积极申报省级太阳能光伏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现已培育规模以上光伏工业企业7家,今年1至6月产值增长超100%。

截至2021年末,滁州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合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90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4.5%。

创新驱动,激发转型升级新潜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直以来,滁州经开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营造创新氛围,通过出台创新政策,搭建创新平台,强化人才支撑等举措,聚焦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经开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枝繁叶茂”,有赖于不断厚植的创新沃土。滁州经开区持续加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与大院、大所、大企业和权威行业组织合作共建产业服务平台。先后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家电研究院、上海交大等单位合作建设产业服务公共平台。中国家电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滁建设的检验检测基地,为滁州及周边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及认证等公共服务,联合武汉大学设立武汉大学(滁州)智慧能源研究院,联合上海交大太阳能研究所、东方日升有限公司,设立贝克勒尔光伏研究院及先进光伏电池研究中心,联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设立中国轻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及中国轻工业质量认证中心安徽(华东)分中心。

在加大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近几年,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年均增速27.9%;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创新平台148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74家;“专精特新”企业95家(其中省级44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5家;省、市工业设计中心2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为此,滁州经开区不断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目前,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省级领军人才团队7个,博士团队66人;获批省级“115”产业创业创新团队2个,市级“113”产业创新团队6个;培育省“特支计划”人才8名,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1名,滁州英才7名。

优化服务,促使营商环境再升级

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把企业家当自己人。企业家享受到“有温度”的服务,就有了“家”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滁州经开区牢记“企业之事无小事”理念,增强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意识。

“无事不扰、有事不推”“说到做到、服务周到”,这是滁州经开区一以贯之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该区全面整合帮办帮扶力量,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办理、企业只跑一次”工作机制。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优,企业发展好。该区健全领导干部常态化走访企业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企业遍访活动,倾听企业诉求,助企纾困解难。坚持分类指导、对症下药,针对企业个性化诉求及问题,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策”。对企业的诉求做到马上有应、马上就到、马上就办,努力实现“快帮”。

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针对在建项目,该区细化、量化重要推进节点,帮助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加强项目调度。对推进缓慢的项目,认真分析症结,提出对策,推动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日益优化的发展环境,让滁州经开区拥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滁州经开区切实转变思路、创新举措,全面优化投资环境,着力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针对投产企业,该区建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利用企业家座谈会、调研走访等方式,面对面“问需于企”、点对点“问计于企”,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与问题反馈渠道。项目签约入驻后,采用“代理办、现场办、专人办、兜底办”等方式开展全程帮办服务。

“代理办”,变“企业自己跑”为“园区代理跑”,安排专人协助企业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办理效率;“专人办”,针对新入园项目,帮办责任部门和国土、规划、环保、建设等部门安排专人对接,加快项目推进进度;“现场办”,对于“疑难杂症”,或现场解决,或尽快解决,或限期解决;“兜底办”,针对无法明确责任部门的各类综合问题,统一由企业服务中心兜底帮办。

记者了解到,滁州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自成立3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近4000家次,解决问题2400余个,办理办结率100%。

持续投入,着力改善民生暖民心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滁州经开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十年来,滁州经开区坚持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企业需求相结合,与民生需求相结合,与绿色发展相结合,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产城融合。截至目前,园区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

2012年以来投入180多亿元,建成道路通车里程达到70公里,为招商引资项目配套建设厂房230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房150万平方米,保障性租赁住房11000多套,绿化150万平方米,配套供排水及电力通讯等设施。

完善市政路网。上海路、徽州路、滁州大道、世纪大道条条相通、路路通行,园区道路东连天潜高速、北接宁洛高速、南通洪武大道,主干道路已基本全部建成。滁州大道跨宁洛高速桥梁、湖州路、铜陵路、海宁路等一批外连通道和内部循环道路建成,经开区路网全面连通。

建设孵化平台。为集约利用园区土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经开区按照园区产业定位、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需要,先后为招商引资企业定制化建设了生产厂房及配套用房,累计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为中小企业建设昭阳工业园10万平方米;为食品产业建设食品产业园厂房20万平方米;康佳工业园已转型为电子商务产业园,并入驻了京东、全峰快递等一批电商企业。原创城PPP项目科技城创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全面收尾。

打造民生工程。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50万平方米,经开区范围内棚户区改造全面收官,外来务工人员实现来有所居。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方面。累计建设小区菱东家园、金燕小区、城东花园、林楼小区、石庙西区、林楼北区、石庙小区等,建筑总面积11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近3500户。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累计建设住房10000套,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居住。

2022-10-14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9583.html 1 3 滁州经开区:动力强劲的经济发展火车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