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竹欣
“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快乐多……”9月26日,在上学的路上,刚上小班的一一蹦蹦跳跳地唱起了儿歌。看着如小百灵鸟般快乐歌唱的孩子,一一的妈妈孙女士高兴又感慨:“二宝赶上了好时候,这几年县城新建了好几所幼儿园,解决了孩子们的‘入园难’。”
2019年以前,来安县只有示范幼儿园一所公办园,僧多粥少,一位难求。2019年,位于城南的永阳幼儿园建成招生,但是依然不能满足适龄孩子的入园需求。“当年我们计划招收125名新生,但是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多达270余人。”永阳幼儿园副院长刘娜娜回忆道。
为了孩子能够上公办园,很多家庭全家总动员,在报名开始前两天便搬上小板凳在幼儿园门口排队,紧闭的幼儿园大门前排起的长龙,成了来安八月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一的妈妈也曾是这长龙中的一员,但因为没排在队伍的前端,最终也没给大宝“抢”到入园名额,只能让孩子去私立园就读。
2022年,二宝一一也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一家人摩拳擦掌,决心无论如何也要给孩子“抢”一个公立园名额,没想到这次,根本不用排队,孩子很顺利地就在家门口的永阳幼儿园报上了名。
一一的顺利入园得益于来安县开展的“安心托幼”行动,2022年秋季,永阳幼儿园的三个分园正式投入使用,“三个分园顺利开园,新增学位210个,基本满足了周边小区居民对公办园学位的需求。”永阳幼儿园副院长刘娜娜介绍。
自暖民心行动开展以来,来安县加大投入,2022年秋季,共新建小区配套园4所,总计提供学位810个。教体局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教师35名,保障两教一保,规范办园,有效缓解了公办园“入园难”的问题。
下午4:10,在很多同学被家长接走后,中四班的畔畔跟着老师来到操场上,和其他参加课后服务的小朋友一起搭建攀爬架,进行攀爬游戏。畔畔的父母都是在来安工作的外地人,畔畔之前是留在老家由外婆带大的,2021年,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夫妻俩便把孩子接到身边上学,幼儿园最晚四点半放学,可是家长五点半才下班,“接娃难”成了夫妻俩面对的最大难题。
“有时候请朋友接,有时候是同班小朋友的妈妈代接,实在没人帮忙的时候,就由幼儿园老师陪着等我下班。”畔畔妈妈说,每到放学时间,虽然人还在单位,但心里记挂着孩子,很难全心投入工作,孩子也就这样在朋友、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下磕磕绊绊地度过了小班的时光。
2022年秋季,幼儿园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解决了畔畔家“接娃难”问题,每天放学后,畔畔和其他参加延时服务的小朋友们一起,按照延时服务活动安排表,在老师的陪同下进行户外活动、区域游戏或者在功能室里看书、画画、玩玩具。“孩子每天都很开心,我们工作也更安心了。”畔畔妈妈说。
“我们本着‘家长自愿,公益普惠’的原则,为家长接娃有困难的孩子提供一个小时的课后延时服务。”来安县教育体育局基教股学前教育工作负责人介绍,各园按照“一园一案”要求建立台账,结合园本课程,围绕五大领域,根据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和兴趣要求安排活动内容。为了保障课后服务质量,县财政按300元/生·年的标准为课后服务提供经费保障,目前,来安县已实现公办幼儿园课后服务全覆盖,基本解决了幼儿家长“接娃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