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笃行奏华章 勇争一流谱新篇
建区30年来,滁州经开区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主战场,一刻不停抓招商,开足马力上项目,千方百计引人才,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的“蝶变之路”——
扬子空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原创科技城
塔吊林立的项目工地,拔地而起的现代厂房,挥汗如雨的车间工厂……走在滁州经开区的项目建设现场,遍地是大干快上、勇争一流的发展热潮,处处有敢与强者比、敢向高处攀、干就干最好、争就争一流的壮志豪情。
今年是滁州经开区成立30周年,也是其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后第一年。从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地市级开发区,到成功跻身国家级经开区中上游,进入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加入“千亿园区”俱乐部,成为滁州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对外开放的主窗口,走出了一条具有“经开特色”的成长蝶变之路。
GDP、规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从建区时的0.1亿元、4594万元、30.1万元,到2021年的436.7亿元、1042.6亿元、60.07亿元……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数据变化,是全区上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生动缩影。
今年,滁州经开区聚焦全市“5688”奋斗目标和“五五”愿景,提出了“干就干最好、当就当先进、争就争第一”的口号,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和全市“双招双引”工作动员大会精神,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增添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我们相信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我们依然要走在前,争一流!”滁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孝水豪情万丈,信心满满!
高铁站前区
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东方日升(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
长电科技滁州有限公司
福斯特(滁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从一无所有到遍地开花,滁州经开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举全区之力狠抓招商。截至2021年,园区拥有工业企业1700余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全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比重1/4。
一条条道路交织成网,一个个项目快速推进,一栋栋厂房鳞次栉比……很难想象,如今生机勃发、项目遍地的经开区,在建设之初,“一穷二白”到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怎么才能快速破局,实现“逆袭”?——必须是招商引资!
园区规划越科学、配套越完善、要素保障越到位,客商就越放心,越愿意来投资。于是,滁州经开区便借助良好的区位、资源和营商环境等优势,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保障,为招商引资提供强劲载体支撑;招商引资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要想能招商、招成商,必须合力攻坚。因此,全区上下突出观念转变,领导干部带头抓招商,释放出抓产业、抓项目的鲜明信号,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局面,大大提高项目的成功率;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疫情影响,要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必须活用老办法,用好新路径。所以,滁州经开区突出创新方式,坚持内部培育和外部招引相结合、坚持以商招商与产业链招商相结合、坚持线下招商与线上招商相结合、坚持点对点招商和一把手招商相结合、坚持资本招商与轻资产招商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21年,全区实现GDP436.74亿元,财政总收入60.0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042.59亿元,拥有各类市场主体2.6万户,工业企业17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96家,高新技术企业135家(国家级107家),外资企业50家,上市公司投资企业32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69家,百亿元工业企业4家,上市公司2家。就招商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来说,1992年建区当年协议引进招商引资项目43个,总投资额4.15亿元,而2021年全年,仅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就达40个,协议总投资365亿元,居全市第一……
一个个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落户园区,这里俨然成了吸引企业投资的“强磁场”。招商“有方”,留商更“有心”。近年来,滁州经开区增强服务意识,坚决做到用情帮办;提高服务精度,坚决做到用心帮办;提升服务效率,坚决做到用力帮办;优化服务流程,坚决做到全程帮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企业愿意来、留的住、能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一个环境良好、功能齐全、发展强劲的经开区正在皖东大地奋力崛起。
翻开滁州经开区近十年来的经济总量“成绩单”,从2011年占全市经济比重1/15到2015年的1/7,再到2018年的1/6,最后到2021年的1/4,每一个数字的递进,都是园区坚定不移抓招商、上项目、稳投资、优环境的结果。
“经开区人始终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善于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做‘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大文章。”滁州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海峰感慨万千。从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到搭上“大滁城”建设的快车,使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再到面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如今,这里正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南京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从招商引资到招大引强,滁州经开区突出重点,逐步形成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伏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并围绕产业链招大商,大招商,产业集群效应日渐凸显,四大主导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已达83%,产业链项目占比达93.3%。
2017年8月1日签约,9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8月30日主厂房封顶,2019年3月20日第一块32寸液晶面板下线……总投资额240亿元的惠科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57天,从打桩施工到主厂房封顶仅314天,从主厂房封顶到第一块面板下线仅207天,创造了“滁州惠科速度”。这是滁州经开区招大引强的杰出“力作”,更是这里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生动缩影。
“满天星辰不如一轮明月”,从多年招商引资的经验来看,大企业、大项目才是园区快速发展、跨越赶超的支撑。近年来,天合光能等项目签约落户,立讯电子信息、宇阳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东方日升电池及组件、福斯特光伏胶膜及背板等项目相继投产……现如今,在滁州经开区,50亿、百亿项目早已不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一个个重大项目的接踵而至并非偶然,而是全区上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攻坚大项目、好项目的“水到渠成”。
“招大引强绝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紧盯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聚焦主导产业来进行。”王海峰介绍道,主导产业才是园区发展的“顶梁柱”。目前,园区已形成以博世西门子、康佳、惠科光电、长电科技、东菱电器、立讯精密为代表的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以瓦卢瑞克、永强汽车、鲲鹏模具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银鹭、养元、盼盼、洽洽、东鹏、德青源、雅客、蜡笔小新、蜜雪冰城为代表的绿色休闲食品产业,以隆基乐叶、天合、东方日升、福斯特、瑞达、中信渤铝为代表的光伏新能源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
当前,园区的发展势头如何?四大主导产业究竟占有怎样的份量?不妨看看这组数据:2019年以来是园区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期间,累计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72个(其中20-50亿元16个、50-100亿元2个、100亿元以上4个),协议总投资1155.22亿元,主导产业契合度由2018年的69.2%提升至2022年的93.3%,项目转化率由2018年末的38%提高到2022年的50%;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9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99个;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增长25.6%。其中,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26.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5%。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长32.8%,占比5%。绿色休闲食品产业产值增长32%,占比7%。光伏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50.8%,占比20%。四大主导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由2018年的78.5%提升到2022年的83%。
“去年,滁州市创新建立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多链协同’推进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园区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固链行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吴孝水介绍道,目前园区引进的产业链项目占比由2017年的68%提高至2022年的93.3%,特别在家电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上,更是制定了“到十四五末,家电产业链产值力争破千亿元”的宏伟目标。
企业发展靠创新,创新发展靠人才。近几年,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省级领军人才团队7个,博士团队66人;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创新平台140个;拥有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作为“双招双引”的重要一环,滁州经开区是怎样把招才引智抓出成效的?秘诀就是:坚持以产聚才,着力推进产才融合发展;坚持暖心留才,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生态。这点上,国家级领军人才、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雍金贵很有感触。“在经开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先后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计划’和‘省特支计划’。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先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7项、省科技成果19项,主营收入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率。”2021年,该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98%,纳税同比增长422.09%。在滁州经开区,保持如此强劲势头的企业还有很多,成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
三十载栉风沐雨、三十载砥砺前行。回望过去,成绩斐然;踔厉奋发,未来可期。“我们将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坚定不移在抓项目、促发展上见真章,在大招商、招大商上比硬功,在优环境、强服务上出实招,在抓落实、提效率上下功夫,奋力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吴孝水神情坚定,话语激昂。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供稿)
滁州经开区管委会周边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