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张开兴
时间,总在一些重要节点,标注前行的坐标,催生奋进的力量。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贫困地区走向全面振兴。
牢记嘱托,矢志奋斗。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立足滁州实际,坚持抓小岗促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有序推进“三农”各项工作,奋力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前列、争创一流,打造“滁州样板”。
靶向发力兴产业
走进明光市女山湖镇山南村大林郢村民组,一阵阵艾草的清香扑鼻而来。
该镇以艾草产业为抓手,将艾草种植与全域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相结合,采用农户种植、农户与村级入股、经营主体承包等形式,在村庄隙地全域种植艾草,全力打造艾草小镇,助推乡村振兴。
目前,全镇艾草种植面积达2000亩,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视野向上,明光正聚焦“一株艾草”,延伸拓展一个产业,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阔步迈向振兴路。目前艾草产值正以每年52%的增速快速发展,根据规划,“十四五”末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总产值可达100亿元。
发展产业是振兴乡村的有力保障。
定远县半面店村曾经是全市123个贫困村之一,村集体经济多年为零。几年来,该村始终把发展壮大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的主要引擎,积极引入产业项目,2020年、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突破100万元、200万元。
这只是一个缩影。
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县(市、区)积极构建产业体系,壮大乡村产业,实现产业兴旺。2021年,总投资130亿元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天长市获批创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今年以来,我市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发展。新增“稻虾共作”面积14万亩、总面积达114万亩,稳居全省前列。凤阳贡米获批创建全省“一县一业”全产业链示范县,新增8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明光市涧溪镇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我市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为主线,以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季度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农民收入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乡村产业发展工作获省政府2021年度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绣花功夫”美乡村
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让农舍变民宿,乡野成景区。
围绕“宜居宜业”,打造美丽乡村新家园。南谯区井楠村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契机,紧盯留得住历史、看得见人文、忆得起乡愁目标,因村制宜,以茶文化为魂,打造彰显产业、文化、旅游等元素的特色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成功蜕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一趟“茶香之旅”。
一岭分江淮,一道看滁州。
经悠乐谷田园综合体、九天峰、葡萄泉、井楠茗宿等,串联孙岗村、施集社区、李集村3个美丽乡村建设点,井楠只是江淮分水岭风景道途径施集镇的亮点之一。
依托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独特优势,整合利用区域内自然和人文资源,我市规划建设了江淮分水岭风景道。风景道主廊道(主线道路)总长约420公里,以“一核(琅琊山)一廊(主廊道)六口(6个高速主入口)八段(8个特色区段)十五支(15条连接支线)”的空间布局,跨联8个县(市、区)30个乡镇,串连多个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点,成为滁州新晋的网红打卡点和自驾旅游线路,打造了滁州特色景观道、休闲道、产业道、富民道。
如今的滁州,越来越多像这样美景如画的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绿水青山”在美了乡村的同时,其生态优势也渐趋成为乡村发展优势。
统计显示,我市对399个乡村建设规划、329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规划进行评估,完成1036个行政村村庄分类,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试点。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全力落实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厕所革命稳步推进,我市完成农村改厕2.38万户,在全省率先完成问题厕所整改工作,2020年度25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面完成,2021年31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全面推进。
与此同时,天长的“孝善值”、小岗村的美德银行、来安的“红色茶馆”、全椒的“90后”青春宣讲员、明光的道德评议会……借助一个又一个精神品牌、文化阵地,文明乡风劲吹皖东广袤田野。
环境美,生活靓,文化丰。在积极思想的带动下,如今的滁州,乡村处处朝气蓬勃。
接续奋斗富农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我市坚持抓牢监测帮扶守底线,持续完善防返贫机制。编发《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手册》《网格化监测手册》,调整优化网格划分和网格员队伍,目前全市共有村组网格12294个、网格员12294人。
实行动态管理。确定2022年监测范围,对监测对象不设规模限制,推行“一码申报”,简化监测程序,规范风险消除。2021年以来全市新识别监测对象1163户3631人,今年以来新增监测对象1063户3288人。
推进精准帮扶。组织开展集中排查,通过排查识别认定新增监测对象,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全市新识别监测对象共制定帮扶措施10087条,户均8.67条,确保不发生返贫致贫。
全面小康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乡亲们生活更加美好是出发点与落脚点。
我市研究出台贯彻落实市委一号文件工作方案,从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继续通过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完善保险支持政策、严格涉农资金管理、强化组织保障等6个方面,制定了20条具体举措,从制度设计上全面强化、深化和固化了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政策供给。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出台《滁州市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5年过渡期内的政策要求,调整优化资金使用管理要求。2022年,全市衔接补助资金投入8.1亿元。
在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的同时,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改革创新兴农,着力激发乡村内在动能。
加快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累计流转闲置宅基地(农房)3359宗,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770多万元;挂牌交易集体建设用地17批、1636.25亩、交易金额1.47亿元,全国首笔“宅改贷”金融创新产品落地南谯区、贷款额度6.3亿元。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资产达75亿元、比去年增长8%;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147宗、交易额6314万元、同比增长169%。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当年50万元以上强村达148 个、占比14.5%。
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点推进天长市、明光市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天长市探索“机动地调节”“动账不动地”等延包路径获农业农村部调研组肯定。
立足改革,科技兴农。
出台《滁州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措施》,并拿出5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
全市888名科技特派员积极开展“四新成果”研发转化,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已累计开展培训260多次,培训人数5000余人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200余项(个)。选树滁菊产业作为市级标杆点,将南谯香菇、琅琊蔬果、天长芡实、明光艾草、来安苗木花卉、全椒稻虾、定远肉羊、凤阳贡米,作为县级样本点,强化利益共同体建设21个,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扶点74个,建设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0个,科技特派团17个。
今年上半年,滁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5元,同比增长6.9%,增速居全省第2位。
深度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看得见的成效,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在皖东大地上全面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