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来安县半塔镇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增强集体经济收入为切入点,进一步发挥本地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在皖东大地上铺展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动人画卷。
党建引领,兴产业强经济。该镇依托本地资源和生态优势,根据各村现有产业发展,着力发展特色鲜明、经济效益好的经济果林、水产养殖、林下经济、农产品加工等项目。截至目前,全镇已形成葡萄产业基地13000亩、油桃种植5000亩、稻虾共作25000亩、碧根果林下经济7000亩、地瓜种植4000亩,另外还有规模不等的鱼类、虾类、蔬菜、家禽养殖等,在保障环境优美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群众经济富裕的目标。2021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的村达到了4个,50万元以上村7个。2022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超过1500万元,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该镇充分发挥村集体产业的“造血”功能,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种植基地日常管理、采摘、加工,获取劳务报酬、激发内生动力、确保农户增收。
文明提质,兴乡风塑精神。2022年该镇邀请专人重新规划设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完成全镇1所23站基础建设。整合党员教育、宣传文化、科普教育、普法教育等多项功能室,打造文明实践全方位服务平台。同时深挖“一村一特色”,重点打造以“红色故里”为主题的大刘郢村和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鱼塘村等8个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阵地为依托,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日常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共有理论宣讲、文艺文化、卫生健康、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队伍36支,注册志愿者人数8716人,努力打造“推开门就有志愿者,走出门全是志愿者”文明新风尚。今年以来,全镇组织“疫情防控”“移风易俗”“环境整治”“扶贫助困”等各类文明实践志愿志愿服务共计400余场;同时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主题宣传、最美家庭讲家风家训、文明家庭传时代新风等,展播榜样故事,传递文明乡风。
文旅融合,兴生态促发展。2020年,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红岭段主线途径半塔,该镇结合自身优势,合理优化功能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人文休闲及红色文化旅游,整合全镇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统筹规划、全面开发资源,打造皖东新四军红色文化特色品牌。2021年启动全镇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总预算资金6.03亿元。目前,全镇已形成皖东烈士陵园、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新四军二师师部旧址、津浦路东工委等四大红色文化片区,以及半塔茶场、龙窝寺森林公园、罗庄葡萄产业园、红旗池杉林等自然人文观光区。该镇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境内的文旅资源,共开办满足住宿需求的民宿、满足饮食需求的“小吃街”和“农家乐”等8家,提升红色旅游对旅游消费和富民惠民的带动作用,带动镇内跑山鸡、土鸡蛋、羊肉等农产品销售行情看涨,2022年这些农产品共卖出102吨,直接增收31.01万元。
绿色共享,兴理念谋幸福。在经济发展同时,该镇将自然、绿色的理念融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人民生活更美好成为现实,促进乡村建设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优化宜居环境,增强群众的幸福指数,共享绿色发展成果。2018年,白云郑岗美丽乡村点建设完毕,居住环境干净、整洁、有序。2020年8月,黄郢村谋划了水上步道、景观廊架、茅草亭、亲水平台、儿童沙滩、古建休憩亭等6个景观节点项目;景观节点之间采用生态步道串联,实施项目14个,形成了黄郢村特有的水系景观风貌。2021年,何郢村美丽乡村建设,立足于产业发展,融合村庄建设,投入1000万元,打造了休闲旅游、民俗文化、田园采摘为一体的桃文化综合示范点。2022年,松郢、丁城等村也建成了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点。 (周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