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1日
第A06版:副刊

存亡继绝,功在当代

——评《全椒古代典籍丛书》

○宫伟伟

《全椒古代典籍丛书》在历时三年半的焚膏继晷之后,终于在2022年1月出版完成了。这套丛书由政协全椒县委员会董理其事,张道锋教授担任执行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自宋初至民国,从多个历史阶段、不同层面构筑起较为完整和全面的全椒文化长卷。丛书包括《薛时雨集》《吴敬梓集》《憨山大师集》《金兆燕集》《吴烺集》《洪武正韵》《金和集》《吴鼒集》《西墅草堂遗集》《江临泰集》《全椒旧志汇编》《王肇奎集》《杨于庭集》《薛春黎集》《金望欣集(外一种)》《吴钺集》《吴国缙集(外一种)》十七个专集和《综合卷》一个合集,收入古籍共计204种。区区一县之地,能产出如此众多跨代久远且颇具历史学术价值的古籍,足见其文化底蕴的深厚。

据《汉书·地理志》所载,全椒县于汉初即已建置。两千多年间,文人、学者代不乏人,故而留存至今的著作也卷帙浩繁。《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的整理出版,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事。在此之前,学界虽然也曾整理出版过一些全椒文人的著作,如张洎的《贾氏谈录》、吴幵的《漫堂随笔》、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金兆燕的《金兆燕集》等,但在整体性、创新性、系统性方面却略为欠缺。煌煌二百余册的《全椒古代典籍丛书》不仅基本涵盖了全椒自宋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产生的重要著作,而且在编纂方式和方法上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一、丛书的特征和优势

《全椒古代典籍丛书》在整理成书的过程中采用了科学且实用的方法,具体表现在编集、增补、考辨、前言等方面。在编集方面,编者创新性地采取了专集与合集相结合的方式,即首先根据古籍的留存情况,将保存相对完整、数量较为可观的文人著述按作者生活年代的先后顺序独立成编,组成十七个专集。而对于那些存世数量较少、难以独立成册、或因故未及时纳入专集的著作,则由合集统一收录,此即《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综合卷》的由来。在增补方面,该丛书编者十分重视辑佚工作,竭尽所能地从各地征集和搜罗全椒文人著述,务求善本、珍本,力求最大程度地展现全椒古籍文化遗产的全貌。例如,民国《全椒县志·艺文志》并未记载清人吴鏊的著作情况,而丛书编者经过多方甄别探求,则于《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综合卷》中收录了吴鏊编著的《博野县志·艺文》《博野县志·诗赋》以及《吴氏家谱》诸书。

在考辨方面,丛书编者对全椒文人的作品、版本进行了十分审慎地考证和辨析。《长松茹退》《介庵诗钞》两书见录于民国《全椒县志·艺文志》,分别为憨山大师和僧行荦所著。两书现今皆存于世,但经过丛书编者的考辨,《全椒县志·艺文志》的记载实属舛误,所以丛书也未收录上述二书。此外,尤值得一提的还有编者为丛书各专集撰写的前言。前言部分主要绍述著者的生平、成就、评价及丛书所录版本等情况,体现了整理者的心得和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说,一篇好的前言就是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在本丛书中,如《杨于庭集》中的“前言”部分对杨于庭生卒年限的考证,又如吴国缙、吴烺、吴鼒、金和诸集前言部分对诸人行迹的辨析和梳理,再如《全椒旧志汇编》中的“前言”部分对全椒县志的纂修和存佚情况进行的论析等,无疑对相关领域的后继研究者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总体而言,《全椒古代典籍丛书》所收录的文献不仅在时间跨度上由宋代直至民国,而且内容也较为全面,既有全椒不同时期文人写下的诗、词、文、赋,又有县志、文选、韵书等学术著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该丛书是对现存全椒古籍的一次全面且系统的整理。除了文献种类丰富、涵盖面广外,该丛书所收录的文献也皆为善本,有些甚至是珍本、孤本,如《吴国缙集》收录的《诗韵更定》和《世书堂稿》等文献,皆世所罕见,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此外,该丛书在政协全椒县委员会的组织实施下,邀请了多名业界知名专家组成一个优秀的学术指导团队。在这些专家学者中,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朱万曙,浙江师范大学的黄灵庚,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达敏,北京师范大学的杜桂萍,南京大学的苗怀明等。正是得益于上述专家的深厚学术根底和悉心指导,才保证了该丛书较高质量的水准。

二、丛书的价值和意义

《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的影印出版,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价值和意义都十分重大。概括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全椒古籍文献的保存。古籍文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前辈学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的编者慧眼如炬,殚精竭虑地从各地搜罗、遴选出204种能全面体现全椒地域文化特色且版本珍稀的古代文献,并有条不紊地加以影印出版,既妥善地保存了当地的珍稀古籍,也扩大了相关古籍文献的影响和利用范围,可谓一举两得。在部分地方古籍文献面临散佚、消失等危险的情况下,该丛书的成功出版理应为其他地区的古籍保存工作提供有益的参照。

二是有利于全椒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而让“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途径之一,便是将古籍文献整理出版,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的出版是积极贯彻国家文化政策的结果。它一方面为相关领域学者对全椒地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为全椒县旅游和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该丛书对吴国缙、吴烺、吴鏊等人文集的影印出版,不仅为全椒吴氏家族文化的研究者提供了资料获取上的便利,还为吴敬梓纪念馆等旅游景点的再开发提供了文献支撑。

三是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该丛书在整理出版过程中,不仅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国内各高校如东南大学、滁州学院等在其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该丛书的成功出版,离不开国内多所高校及相关专家的各尽其责和密切配合。而本次合作成功的经验启示我们,加强政府与高校、企事业单位与高校或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将有价值的地方文献整理出版,既是增强地方文化自信,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引领相关领域学者学以致用,推动高校反哺地方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余 论

作为安徽省内首批影印出版的地方文献汇编,《全椒古代典籍丛书》顺应了国家提倡的文化战略,满足了学界长期以来的期待和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丛书所拥有的内容丰富、资料珍贵、专家团队权威等优势,对有效保护地方古籍文献,促进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都将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尽管该丛书的出版目的在于保存全椒先贤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但其成功经验是可以复制的,也能够为其他地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当然,在肯定本套丛书优点与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使出版的文献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正如本丛书的《总序》所言:“全椒古籍汇集编纂,史为首举。仓促如斯,固有漏失,非求急功近利,实乃时不我待。拾遗补阙,匡正体例,或点校注疏,研发利用,唯冀来者修密,后出转精。”丛书采用影印方式出版,皆非点校之本。这无疑抬高了丛书利用的门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与普通读者的接触,自然也就不利于该丛书利用率和普及率的提高。希望丛书出版后,能有更多学者关注研究,期待将来以此为基础,整理点校出精善之本。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全椒历史上首部整理汇编的古籍文献,该丛书的出版之举无疑是成功的,也必将对其他地区的文献整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参照作用。

2022-09-01 ——评《全椒古代典籍丛书》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6895.html 1 3 存亡继绝,功在当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