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31日
第A09版:专版

办高质量教育 建高质量园区

——中新苏滁高新区全力打造教育高地

张 敏 崔 彪 吴新奇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推进,一所所美丽的学校拔地而起,一位位优秀的教师扎根中新苏滁高新区,一项项民生政策温暖人心,为教育发展凝聚人心增添动力。多年来,中新苏滁高新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持续做大做强教育品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能够进入优质的学校,遇见优质的教师,享受优质的教育。

滁州外国语学校

苏滁产业园第一小学

苏滁实验学校

一批现代化学校正拔地而起

漫步于中新苏滁高新区一所所校园内,静观他们的美丽容颜,聆听他们的变身故事,感受中新苏滁高新区教育的天翻地覆。

脚步刚踏入滁州外国语学校,占地约114亩,规划面积约78000㎡的滁州外国语学校,在朝阳的映衬下如同诗的海洋,每前进一步,绿色的海浪裹挟着教师们洪亮的授课声,逐浪翻滚,此起彼伏。

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优先保证教育支出需求、优先保证教师工资发放、优先兑付教育部门专款、优先改善教学环境。”如今,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起初决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举措成效日显。

高规格、高标准的领导组织也是成就中新苏滁高新区教育事业今天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在今年拨付的各类教育经费中,中学教育公用经费占比约55.7%,小学教育公用经费占比约42.9%。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充足的经费保障,激励着中新苏滁高新区人全力以赴,一路高歌。

“近年来,园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资金的大量投入,社会民众的关注支持,让我们看到了园区教育发展的未来,在追求教育优质均衡的道路上,中新苏滁高新区也定会走出独具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中新苏滁高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管委会领导重视的程度,苏滁实验学校校长傅睿更有发言权。他说:“园区在2022年对于我校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共计1061万,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设备,优化教学环境,打造滁州市一流硬件水平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干净,进入校园给人一种到处充满书香气息的氛围,学校的科创教室,3D创意打印设备,多功能教室的配备等各方面都处于滁州市前沿水平。”

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迎来了园区教育发展的春天!如今,徜徉在中新苏滁高新区,滁州外国语学校、苏滁实验学校、苏滁一小……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现代化的教学楼、鲜艳整洁的塑胶操场、设备一流的功能室、别致的宣传栏……

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日益成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依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方面,中新苏滁高新区始终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师德师风建设,一手抓业务能力提高,着力打造一支尽责担当、干事创业、敬业奉献、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中新苏滁高新区出台《中新苏滁高新区教师引进专项激励实施办法》,分别对教师进行一次性引进激励和年度优秀教师激励,并根据竞赛级别,分为课堂教学、教学基本功竞赛激励和教案、课件、教具等单项评比激励;此外,对荣获园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给予一定奖励。

同时,园区围绕“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积极组织园区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及时收集教师培训心得并制册分享,并积极邀请全国教育专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等顶尖教育专家走入园区,开展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综合职业素养。

“做一名好的校长不仅是性格、理想、情怀使然,更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责任,一份担当和信仰。”无疑滁州外国语学校的校长郭富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的带领下,滁州外国语学校全体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深受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爱戴!

“立德树人”“尊师重教”“强师计划”……这是中新苏滁高新区教育事业的关键词。近年来,中新苏滁高新区通过精神引领、涵育师德、锻造师风,增强教师的使命担当,提升育人境界。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工作。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新任教师培训及教师继续教育登记、教师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将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作为重点学习内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就像一面旗帜,能够凝聚力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就是要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无愧于我的学生,无愧于我的学校。”年轻教师谢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90后的她,已经多次获得园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称号,今年谢晶又被园区推荐为滁州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通过深入挖掘教师队伍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典型代表,为广大教师树立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用身边的榜样为教师队伍指明方向。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中新苏滁高新区建立问责机制,加大惩处力度。每年成立由督导、监察、师训组成的联合督导组,对园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设立意见箱和违反师德师风问题举报专线电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重点问题重点治理。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校长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同时,建立学校、学生和家长联系沟通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公布、及时整改。

群贤毕至,铸魂固本。此乃教育之大兴也,乃中新苏滁高新区发展之大兴也。中新苏滁高新区决策者明白,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优秀的教师团队必将带来教育理念的激情碰撞,不同教学模式的尽情展现,必将给园区教育带来勃勃生机。

一份优质教育答卷精彩呈现

2022年,苏滁实验学校和滁州外国语学校中考普高达线率、重点中学达线率双突破。苏滁实验学校滁州一中、滁州实验中学、滁州二中达线率同比分别增长3.19%、11.03%、22.04%。滁州外国语学校普高达线率 96.3%,省示范高中达线率77.8%。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当一切硬件条件准备妥当,就要鼓足干劲打造优质的教育。当在校园里看到孩子们灿烂、自信的笑容,听到教师们质朴、温暖的语言,感受到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和校园里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这无不说明着中新苏滁高新区正全力以赴打造优质教育。

近年来,中新苏滁高新区始终把内涵发展、提升质量作为园区教育品牌的基本定位和主攻方向,毫不动摇地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高标准实施教育内涵建设,高水平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努力趟出一条园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特色之路,满足来园区经商创业人员子女的就学需求,不断提高园区教育系统亲商营商服务水平,使园区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精管理,书写优化营商环境“提质”篇章。深入推进高质课堂建设和教学精细化管理,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努力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让学生回归课堂主阵地。教学质量的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企业职工对园区教育的信心,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

强规范,书写优化营商环境“减负”篇章。科学推进手机、作业等“五项管理”,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全面优化“5+2”课后延时和假期托管服务,切实减轻外来务工人员和企业职工负担。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广泛开展兴趣小组等社团活动,满足孩子个性化需求,强化学生的特长培养,打造课后服务的“升级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

优服务,书写优化营商环境“关爱”篇章。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园区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体系,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进行登记,统筹安排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同时,对来园区从事生产科研工作的创新创业人才,优先安排其子女入学。通过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资助上优先考虑等,为企业职工子女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企业职工子女享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提升企业对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亮特色,充分挖掘德育丰富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积极性,构建“自主德育”体系,促进学生自励、自育、自我完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夯实常规管理为基础,着力建设奋发努力、昂扬向上的优良校风、班风、学风,打造激情校园,焕发积极进取的强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在中新苏滁高新区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园区教育布局日渐合理,办学质量显著提升,辖区群众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逐渐得到满足,教育综合实力、区域特色及口碑声望进一步提高。面向未来发展,中新苏滁高新区将继续向更高质量和更加公平目标迈进,全力推进园区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植绿护绿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文明导乘活动

开展“备好一节课”教研活动

第一届六一文艺汇演暨社团成果展

2022-08-31 ——中新苏滁高新区全力打造教育高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6787.html 1 3 办高质量教育 建高质量园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