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阮德才 杨读俊
作为农业大区、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的核心区,南谯区近年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江淮分水岭规划发展要求,重点打造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区,按照产业大区目标定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头等大事,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创新开展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佳、百姓富的示范段,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高站位绘制规划蓝图,统筹推动项目建设布局
坚持高站位谋划。研究制定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推进工程试点工作方案和江淮风景道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推进规划,明确 “区域集中连片、项目集成整合、整村全域推进”总体思路和“一环两带两区”建设布局。落实组织领导、政策支撑、监督考核三大措施,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扎实有序。全线涉及4镇18村,耕地面积15.32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17万亩,今年新建3.4万亩,2023-2025年提质改造10.76万亩,实现高标准农田覆盖耕地总面积逾90%。
坚持多部门协同。统筹规划,整合资金,形成合力加快推进。项目区集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智慧数字农业示范、宅基地改革示范区、优质良种水稻示范区等多个重点项目,打破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分散、标准不一、质量不高”的问题。
坚持高强度支持。将打造风景道沿线纳入区重点工作,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扶持资金。2019年区级资金配套400万元,2020年522.5万元,2021年和2022年均配套2992万元,确保高标准农田项目顺利落地。
坚持多维度结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永久基本农田、“两区”划定、优质专用粮示范区建设、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相结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全区现代农业长足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个,优质专用粮22万亩,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2个,宅基地改革示范点3个。
以高标准农田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借助高标准农田改造统筹布局田型调整、农村产业道路、景观节点,进一步提升乡村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力实施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互联网、农业+品牌“四大行动”,着力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探索“特色镇+风景道+高标准农田”发展模式,推进田园变公园,吸引社会资本落地,盘活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撬动社会资金6.3亿元。成功打造井楠民宿、悠兰山蓝莓园等高质量、高水平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消费新场景,全年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2亿元。
发展乡村产业,深挖厚植风景道沿线生态文化价值,形成以耕地为基质的网格化农田景观体系,使农业的生产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成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体。现已形成4.2万亩茶叶、1000万棒香菇、0.4万亩滁菊和0.3万亩精品水果的种植规模。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20个,成功打造以金穗食用菌等为代表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个。
以高标准农田为载体,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实现经营规模化,促进土地规模化流转。按照“先流转后建设”模式,有效避免土地承包经营“零星散乱”“占地赔付”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阻碍,同时促进土地规模化流转,从2020年60%提高到2021年85%,租金亩均提高150元,稳定了粮食生产,促进了农民增收。
实现全程机械化,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实施“小田变大田”,配套田间机耕道路等措施,机械通达率100%;指导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农机大院、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植保、烘干、秸秆综合利用全程机械化,全区主要农作物种收机械化率达85%。
实现管理数字化,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率先实施大田种植数字化试点1个,通过搭建智慧农业云平台,集成智慧农业物联网、大田信息化采集等系统,设置土壤墒情传感器、杀虫灯等。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手机、电脑终端,实时掌握种植环境信息、调整控制设备,实现科学种植与管理,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