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凤阳县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教育工作大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个承诺,一以贯之。
这背后,是凤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发展“六个优先”战略的决策部署。三年教育项目征地751亩,建筑面积35万㎡,投资13.88亿元,连续6年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安徽珍珠水泥集团捐资500万元设立鸿蒙养正基金,多家爱心企业捐赠560万元设立教学奖励基金……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教体局坚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奋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打造特色普通高中教育,着力优化职业教育资源。5年引进高层次人才83名,先后成立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32个,在全省率先开展课后服务,承办省十五届运动会四项赛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初见成效,精准帮扶全面覆盖。文明创建硕果累累,2022年上半年,开展各类主题活动830场,媒体报道200余次,安徽新闻网等省媒报道39次。教育品牌“花鼓飘香·助我成长”,多次获奖,并赴意大利展演,体育品牌“小手球托起大梦想”先后荣获全国冠军5次、亚军6次、季军2次。
值得一提的是,凤阳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连续6年获省级优秀,县教体局连续3年获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2年获全市创建体育强县达标先进单位,2021年被评为全省七个教育强县之一,在全市率先申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已顺利通过省级评估。
高永成 李久先
凤阳三中花鼓训练
“红领巾”小喇叭讲解员在大包干纪念馆讲解
手球交流赛之精彩射门
“花鼓飘香·助我成长” 教育品牌硕果累累
凤阳,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县、最美中国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游城市、“花鼓之乡”“曲艺之乡”。教育品牌“花鼓飘香·助我成长”参与学生多,全县12所中小学1.5万名学生乐在其中;原创作品多,以花鼓为素材原创作品30多部,其中7部作品市级获奖;媒体报道多,各级媒体争相报道,其中省级媒体报道3次。
崇文小学郭婧婧、金钊等凤阳花鼓艺术传承人,自编凤阳花鼓韵律操,发展为3700名师生大课间阳光运动项目。花鼓艺术表演队,多次在凤阳县春晚、滁州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凤阳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展演。原创舞蹈《我是小小花鼓娃》参加了安徽卫视春晚和中央教育电视台春晚演出,荣获部级金奖。郭婧婧老师作为“徽文化使者”,在意大利米兰向全世界展示“东方芭蕾”的独特魅力。2021年11月15日,凤阳县委孙健副书记专题调研凤阳花鼓,看到崇文小学的千人花鼓展演后,用“震撼”给予高度肯定。
凤阳三中花鼓舞蹈队自2012年以来,7次参加滁州市“小舞台·大文化”初中组舞蹈比赛。原创作品《鼓乡情怀》获得全市中小学舞蹈大赛特等奖,以小岗村大包干与花鼓为背景的原创作品《小岗的春天》获得全市中小学舞蹈大赛二等奖,舞蹈队参与凤阳县春晚录制,为凤阳籍歌手丁于《大美凤阳》伴舞。
“小手球托起大梦想” 体育品牌走向世界
为贯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凤阳县大力推进手球运动的普及,成立全县手球项目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抽调14名教师建立手球运动技术专家委员会,形成20所中小学手球项目联盟,设立年度180万元扶持资金。
全县现有全国手球项目推广校3所、全国手球项目传统特色校2所,市级手球传统特色校2所,市级手球体育特色校3所。以体育品牌“小手球托起大梦想”为依托,凤阳小手球队共获全国冠军5次、亚军6次、季军2次,获省级比赛冠军8次、亚军7次、季军2次,夺得市级比赛冠军17次,并两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取得优异成绩。
2021年10月,“滁州市手球传统特色学校校长论坛暨手球教材推进会”上,凤阳县西华路小学余布林校长做了《关于西华路小学手球工作汇报》的典型性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2022年5月,安徽日报社教育客户端和江淮教育新闻第一端相继刊登了凤阳县“小手球托起大梦想”体育品牌系列活动的新闻报道,社会反映良好。
凤阳输出的优秀运动员陈孝天入选中国男子手球队,安徽省手球队主力队员朱正翔在“全国青年男子U18手球锦标赛”中获得冠军并荣获“最佳拼搏奖”,蔡博飞、高国政在安徽省青年队中担当主力。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思想道德建设好
德育是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县中小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凤阳县教体局代表滁州市参加全省党史知识竞赛获得优秀成绩,40名教师获市级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文评选优秀奖,6名教师获市级“思政教师讲党史”优秀奖,4名教师被评为“亭城最美思政课教师”。
此外,全县中小学大门口、主干道两侧、教学楼前后等位置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应知尽知,应会尽会。
据了解,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崇文小学、凤阳工小将“童心向党”学党史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中;凤阳二中、实验中学创新教育形式,利用微课、微视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凤阳中学、凤阳三中深化德育课程改革,深挖学科德育元素,推动各类学科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崇文中学、西华路小学等学校用“中国梦”涵养新时代学生家国情怀;临淮中学、小岗学校“新时代好少年”选树活动成绩突出;工小组织学生参观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研学红色小岗村等德育活动精彩丰富。
党建指引、开拓创新 领导班子建设好
2017年12月,全县教体系统完成党组织归口管理和标准化建设,2021年1月完成所属109个党组织换届工作,各学校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落实党务公开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学习教育,打造学校特色党建品牌。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领导班子配备合理、德才兼备,中层干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创新选配18名校长助理,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名校长引领作用持续发挥,全县现有金洁、徐维兵、张立阳等3名市级名校长,陈勋刚等7名县级名校长,均任职于不同学段的重要岗位。为城区6所中学公开选拔校长助理18名,选出的干部政治素质高,四个意识强,专业知识精。2017年以来,凤阳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促进了校长队伍建设,提高了校长整体水平。2020年,进一步完善方案,对校长职级制实行动态管理,发挥了更好激励作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凤阳中学党委精心打造“333”党建工作品牌,即:党委委员三带头,带头抓好学习、德育、教学;三领先,思想领先、作风领先、工作领先;三联系,联系教研组、非党员教职工、学生。2021年6月,凤阳中学党委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精细管理、名师示范 教师队伍建设好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更要有崇高的素养。2018年以来,凤阳县进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先后印发多部文件,2018—2021年交流轮岗560人,公开量化评分推荐高级教师335人,一级教师557人。2022年招聘中小学教师78名,按照“农村优先,兼顾城区”的原则,优先补充农村薄弱学校,安排130名教师交流轮岗,其中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不少于20%。根据《凤阳县教育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精神,5年来为城区中学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83名。
全县正高级教师3人,安徽省特级教师9人,市级名师12人,县级名师44人,“亭城最美思政教师”4人,名师工作室28个。2020年9项省市级课题结题,20项市级课题立项,居全市之首;2021-2022年度优质课等比赛获省级奖项25人次,市级奖项126人次;基本功比赛获市级奖项51人次;获省级精品课14节,录制安徽省义务教育线上教学资源课堂教学60节。精意覃思、戮力同心,2022年常规视导30次,刘文春局长全程参与九年级视导反馈会。
一训三风、独具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好
文化是立校之魂,特色是立校之本。近年来,全县中小学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特色鲜明,“一训三风”、校徽、校歌,向阳而生;绿地、建筑、场馆、廊道、景观小品,各美其美;课堂、社团、班队、活动室,精彩丰富;思想文化、育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凤阳三中基于凤阳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提出了以“明”字为核心文化理念,既体现乡土文化和家国情怀,又具有自身鲜明文化主张和办学思想。
实验中学以“求真知,做真人”为校训,以“尚真理,践真行”为校风,以“有真才,做真师”为教风,以“保真性,明真谛”为学风。坚持“真”教育理念,尊重规律、育人为本、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求真知、传真情、唤真心、育真人。热爱传统诗词文化的陈滢获得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和教育部第十四届宋庆龄奖学金。
凤阳工小坐落在府城镇尚贤路,明朝时期为尚贤坊。学校秉承“聚贤育人,见贤思齐”的办学理念,以“尚贤”为校训,以“知贤、践贤”为校风,以“敬贤、为贤”为教风,以“学贤、成贤”为学风,综合英语实验教学、手球运动、科技三大特色品牌。手球队多次获得全国冠军,两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科技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比赛一等奖。
永安小学始建于1933年,屹立于600年的鼓楼脚下,神泉四眼井旁,取“永远平安”之意。学校秉承“播五育之种,养生命之根”的办学理念,以德养“仁”根,以智养“慧”根,以体养“健”根,以美养“艺”根,以劳养“勤”根。
风清气正、各美其美 校园环境建设好
全县中小学着力打造景区里的绿色学校,一座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和谐统一、质朴典正的现代化校园,“春有花,夏有香,秋有果,冬有绿”四季生态常绿,教学楼、科技楼、艺术楼、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微机室一应俱全。疫情防控、“两案九制”、封闭管理,守牢安全底线;无烟校园、无毒校园、无欺凌校园,护苗助长;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百园芬芳。
凤阳中学占地421亩,新校区与新城区一体化设计,各种功能室、场馆、绿化景观等应有尽有。校园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绿化率达60%,建筑与园林景观布局合理,四季美景如画。
崇文小学以“德”文化为基调,校园清新优雅、环境怡人,先后完成足球场、篮球场、小花园、小广场、喷泉、雕塑建设,让每一块绿化集实用性、趣味性、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德韵楼”“叶韵楼”“足韵楼”“鼓韵楼”“钱学森馆”与学校特色品牌相辅相容,2022年被评为“滁州市第一届绿色校园”。
五育并举、强基固本 活动阵地建设好
走进中小学校园,活动阵地建设主题鲜明、动静相宜、精彩纷呈。校园廊旗班牌、校史馆、党史教育大厅等始终传递时代最强音;党委、团委、政教处、艺体组、学生会组织活动环环相扣;党课、团课、思政课、文化课、心理健康课主阵地牢不可破;道德讲堂、社团活动、戏曲进校园、运动会、艺术节等主题鲜明;青年大学习、安徽文明网、微信订阅号、校园广播站等百花齐放。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定期开展乒乓球、科技制作、绘画书法、葫芦丝等体验活动。2021年,参加市级“小舞台·大文化”系列比赛,获得舞蹈大赛一等奖、二等奖;鼓号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参加安徽省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锦标赛,获得特等奖3次,一等奖26次,二等奖35次,三等奖30次。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专兼职教师40人,每年向家长推出24期“专业父母分享会”,从亲子关系、个人成长等方面展开专题研讨。英华中学心理咨询室按照安徽省A级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标准,投资近100万元,总面积920平方米。
全县1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特长教师100余人,同时聘任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钱中华、穆星等多人为校外辅导员,近3年组织参加市、县级演出23场,获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县一等奖6项,二等奖17项。凤阳县小岗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王府研学拓展培训有限公司、九天成功户外拓展服务有限公司三所基地为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
8月7日晚,小岗学校《小岗娃赞凤阳》代表安徽省参加第十届全国优秀少儿曲艺展演,得到了现场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中国曲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发航为小岗娃颁奖。在8日上午召开的全国少儿曲艺展演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杨书记再度赞赏:“凤阳县的杈拉机打唱《小岗娃赞凤阳》,形式好、选题好、表演好、有创意、有特色”;安徽省曲协主席孟影现场点评赋诗一首:“生动活泼曲艺娃,欢天喜地凤阳夸;声声悦耳杈拉机,薪火相传育新芽”。
凤阳县政府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