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邦军)打开取水口,接好取水管,拧开取水阀,水流哗哗注入水箱……日前,记者在市清流污水处理厂门前“中水”取水口看到,一辆辆高压冲洗车、道路清洗车、园林养护车依次排队在水栓上取水。“取水还挺快的,跟自来水口取水没什么区别。“驾驶员刘师傅告诉记者,他负责主城区数条路面洒水冲洗作业,每天要装好几车水,现在旱情严峻,用再生水洒水冲洗,避免了浪费。
入汛以来,持续的高温干旱,让原本水资源就不丰富的滁城开始“喊渴”,而受此影响的不仅是农作物和部分村庄,担负城区道路降尘和园林养护的洒水车也在为水而“发愁”。面对自来水降尘成本大、干旱引发的水源紧张带来的压力,“中水”回收利用帮了他们大忙。
“‘中水’也叫再生水,是污水经深度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可重新循环利用的水,也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滁州中冶水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驰指着厂内出水池源源不断流出的“中水”说,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名“中水”。“中水”清澈无异味,看起来与自来水区别不大,但是不能直接饮用,得经过湿地水生植物的再次净化。“但是‘中水’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喷洒道路、绿化园林、农田灌溉等,都可以大量使用,其实是比较干净的水。”徐驰介绍。
据了解,滁州市中冶水务有限公司是中冶生态环保在我市投资运营的专业化水务公司,其运营的清流污水处理厂是市区第一座市政污水处理厂。自2009年1月起运营,每天主城区大约五分之三的污水经过管道进入该厂处理,处理规模15万立方米/日,服务市区人口约45.6万。“虽然这两天气温降了,也下雨了,但是滁州即将进入干燥少雨的秋冬季,饮水用水形势依旧会严峻。”徐驰表示,他们每天提供3000吨“中水”供环卫、园林免费使用,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