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走进明光明东街道抹山村张超家的蔬菜大棚,只见一排排翠绿的藤蔓上挂满了沉甸甸的西红柿,有红有绿,或大或小,个个圆润饱满,长势喜人。
种植户张超正在和父亲忙着采摘西红柿,为第二天早市做准备。这些年,他凭借着丰富的大棚种植经验和精细化田间管理技术,发展大棚西红柿,日子过得红火富足。“2022年西红柿产量比较高,估算每亩有5000斤左右,价格较往年稳中有升,一斤可以卖到4块钱,收入很可观。”张超说。
抹山村土壤肥沃、光线充足,特别适合发展蔬果产业,他每茬种植出来的西红柿个个都皮薄味浓、酸甜适中,一上市就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对于西红柿整个生长过程,我们都密切关注,会结合土壤养分含量、生长规律、温度湿度等因素,适时进行科学管理,为西红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有效保障品质和产量。”张超的父亲一边展示着刚摘下的西红柿一边接过了话茬。
抹山村党总支副书记卞永福介绍,国家对农业的持续投入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水电渠路网配套,科技装备服务跟进,各项农业补贴足额到位。如今在抹山村,像张超一样愿意扎根农村发展事业的新农人越来越多,他们正在用智慧和汗水进一步丰富农村田园色彩,已成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带头人。
“老爸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天拉着各种新鲜蔬菜奔向市场。除了西红柿,棚内的黄瓜和韭菜都已成熟上市,每天可以进账1000元。”张超说,大约一个月时间,等西红柿收获完毕后,他将把这块土地重新调整,拿出一部分种植火龙果。“这儿是抹山风景区,游人往来较多,采摘业有基础。我考察过了,在本地种植火龙果肯定有戏。”张超的表情坚定,对未来有了新期待。
近年来,明东街道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资源优势,注重本土人才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引导农民优化种植模式,打造出富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农业特色产业。
(杜克兵 杨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