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芳
提起扎根在大山深处执着办教育、无私育新人的张桂梅,那是家喻户晓。她的事迹一件件一桩桩感动着山区的人民,温暖着孩子的心房。
但说起王“桂梅”,那只有我们办公室的同事知晓。她的真实姓名叫王菊,因家中姊妹多,到了上学的年龄都没个正式的名字,送到上学的学校,花坛里正盛开着丛丛簇簇的菊花,她打小身体一直孱弱,也许是她父亲想让她如这菊花能傲霜斗雪,所以就给她取名王菊。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成了我们口中的王“桂梅”呢?那还得从四年前说起。
那时,我们刚刚才在一个办公室,大家还互不熟悉。但每天早晨我们到办公室时,桌子上都有一杯热乎乎的水,开始我们都以为是每天值班老师所为,渐渐地从谈话中得知是她每天早到办公室为大家准备的,当我们说谢谢时,她羞涩地说:一点小事,每天孩子来上学我要早到,没事就把办公室卫生打扫打扫,再烧点开水,顺便给你们倒上,你们来了就可以喝上了!
元旦,学校准备举行庆元旦活动,其中包括打扫班级卫生,王菊老师为了把班级打扫得窗明几净,特地买了玻璃水,玻璃擦,拎着个小水桶,每个窗户上都擦洗了几遍,学生的课桌椅也都用洗洁精洗抹得干干净净。班级是焕然一新了,但她本柔弱的身体倒下了。打扫完的当天晚上她就走不动路了,第二天坚持上班,直接晕倒在课堂上,被同事们送回家后,只休息了半天,又来继续上班……
再说说平常的教学工作,那更是一丝不苟。课堂上讲解细致透彻,课下还把没有完全听懂的同学拉到办公室进行补缺补差。她为学生准备了一个专用小板凳,让学生和她一起坐在办公桌旁,逐题耐心讲解,并让学生举一反三,直到完全理解为止。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同学们进行课后辅导。哪怕是转来的已经四年级的还不会乘法口诀的学生,她能从加法开始,从基础一点一点地教起,让那个原本只会写个名字的同学也能在一学期的学习中学到一些数学知识。
她的体质很差,心脏也不是很好,经常生病。除了学校,她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医院了。和她共事的这几个月,很少在课堂之外看到她精神抖擞的样子。平常听她说话总感觉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可是一进入课堂,她就仿佛被打了鸡血似的,讲课时神采飞扬,激情四射。但每一节课结束,她都会拖着腿,甚至扶着墙走进办公室。
“这不就是我们身边的张桂梅吗?”不记得是哪个同事发出了这句慨叹,自此,“王桂梅”就成了她在我们办公室的代号,一直到现在。她也曾反抗过,说愧对“桂梅”的名字,不过反抗数次无果,最后只得屈服:“那我以后就以张桂梅为榜样了。”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项小事做好就是大事业。一件件微小而平凡的事迹塑造了一位位“桂梅”同志,无数位“桂梅”在教育工作中闪烁着点点光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我们的同仁们能够以张桂梅为榜样,让“桂梅”之星火燎教育事业之原!
(作者单位:全椒县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