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王 琼 实习生王晓天
他是一名基层的党总支书记,也是一名退役军人。4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他敢打敢拼、永不畏难的军人品质。脱下军装,军人本色永远不变。毅然辞去企业高管职务,返回老家南谯区唯一的民族村,他扎根山村,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建设美丽乡村,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成了民族村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他,就是南谯区章广镇孟洼村党总支书记沙友柱。
2017年,沙友柱毅然决定辞去企业高管职务,返回老家孟洼村参加工作。2019年,他全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作为一名基层党总支书记,他深知,想要农民富必须乡村兴。于是,他带领村党支部班子瞄准市场发展方向,开展了产业振兴的探路:2019年与金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食用菌种植项目,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新建40亩有机蔬菜种植大棚、一座冷库,先后流转2500余亩土地建成葛根、红薯、紫薯和蓝莓四处种植基地;2021年建成旅游产品展销及电商销售中心,打开销售市场的同时,打造属于孟洼村的农产品品牌;2022年通过农村宅基地改革,打造回乡创业园,建设四栋1500平方米厂房,发展农村电商。2020年孟洼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42万元,实现历史性突破,村级效能考核排第一;2021年达到37.5万元。
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沙友柱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入户了解村民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基层干部树立榜样,增强信心。2019年下半年旱情形势严峻,孟洼村农林作物较多,沙友柱与村“两委”始终战斗在抗旱第一线,持续开展抗大旱30天,带领村“两委”新建7000米管道式灌溉设施,500亩农林作物得到有效灌溉,15个灌溉池塘全部灌满,彻底解决了全村农民及企业用水难题。为了帮助村民致富增收,他鼓励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的食用菌基地和果蔬基地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为了改善村居环境,他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民文化广场,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开展春节、中秋、国庆文艺表演活动……全村18个村民组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通水泥路、家家完成旱改厕,如今的孟洼村已经成了产业有奔头、村民有盼头、风景美如画的美丽乡村。
“回汉一家亲,胜如一家人。同奔致富路,打造和谐村。”这是孟洼村现在回汉民族团结和睦的真实写照,作为南谯区唯一一个民族村,孟洼村回民人数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由于风俗不同、饮食不同,难免有磕磕碰碰、言语不和的事发生。
一直以来,沙友柱将民族团结作为村里一项重要工作,从强化班子建设入手,要求村“两委”在党员干部中模范带头讲民族团结,处处进团结,事事讲团结。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纳入村规民约,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了在村民间搭建一个协调平台,沙友柱建立了“晚间一小时”制度,邀请村内3名党员和2名威望较高的回族村民担任网格员,组成孟洼村民事纠纷义务调解小分队,利用晚上下班后1小时带领调解小分队去回民家做工作。
“这些网格员都是村里的热心人,说话公道,办事公正,耐心给我们讲解政策,帮助我们解决难题和矛盾。”说起村里“晚间一小时”制度,村民柏礼政竖起了大拇指。经过多年努力,回汉群众互帮互助,相处得如亲人一般。五年来,沙友柱累计参与并化解群众纠纷80余件,有效保障孟洼少数民族村的社会和谐稳定。如今在孟洼村,回汉群众“同心学政策、同心学技能、同心守法规、同心奔小康、同心树新风”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从一名普通退役军人成长为村民信赖的“兵支书”、民族团结的暖心桥,沙友柱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是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继续带领全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