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7日
第A05版:南谯新闻

为腾飞添翼

——南谯区打好农业科技服务“组合拳”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通讯员杨读俊 柯季萱

今年以来,南谯区农广校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结合全区特色农业产业,2月11日,在施集镇荣誉村举办香菇种植技术培训班,香菇种植户、村组干部、驻村科技特派员等40余人参加培训;3月3日,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时期,分别在黄泥岗镇唐庄村和沙河镇油坊村举办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班,100余名粮食种植大户参训;3月18日,开展“西涧春雪”手工茶制作培训,近30位手工茶制作爱好者和茶农参训;6月11-12日,在章广镇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香菇生产培训班,区54名香菇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植大户参加为期16天128学时培训。6月29日至7月1日全区高素质农民培育产业带头人培训开班,果蔬产业经营主体50名学员参训;7月16-17日,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育香菇生产培训班学员赴南陵、泾县参观学习。

培训班均邀请省市专家教授授课并开展观摩实践活动。按照“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要求,采取小班制、分阶段、重实训、强服务等方式,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系统培训业务与跟踪服务相结合。让参训学员充分学习到先进的农业知识、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着力提升职业技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育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南谯特色农工业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强力的科技支撑。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美丽南谯建设,南谯区多点位发力,打好农业科技服务“组合拳”,以实现“五个好”,做大做强乡村产业,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建设好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今年新增科技特派员26名,科技特派员总数达45名,实现63个行政村和农村社区全覆盖。科技特派员结构有了新变化,其中高校专家4人,企业科技人员2人,服务对象包括各村、农村社区和部分农业企业。围绕全区滁菊、茶叶、食用菌、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服务,目前已形成1000亩食用菌、2000亩滁菊、2.5万亩水果、3.5万亩茶叶等区域特色产业版块。

打造好科技特派员团队。成立省内首家复合型县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与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服务团协议,打造3个专业型科技特派团,共服务12家农业企业、28个行政村。命名滁菊研究所、沃林蓝莓、大柳黄金梨3家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示范基地,成立3家特派员博士后工作站,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样本”。

搭建好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全区获批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6家,总数位列全市第一。6家特派员工作站均与安农大、滁州学院等高校院所教授签订合作协议,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服务。目前共研究开发新技术2项、新品种2个,推广新品种示范数1770亩,建立种养殖示范基地2120亩,带动户均增收3488元。有力发挥了平台的载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培育好科技计划项目。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项目重点以产业为导向,以“一村一品”为目标,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先后指导大柳黄金梨专业合作社、沃林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省重点研发项目,获得资金支持65万元。通过这些项目的驱动,进一步推广新技术,带动全区农业领域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

开展好农业技术培训。全力推进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开展技术服务和创业指导,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指导、集中培训等方式,将农业科技推广到千家万户,大力培养“田把式”“土专家”。除农广校专门培训外,目前科技特派员开展培训30余次,发放资料1500余份,服务农户1300多户,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共6个。

2022-07-27 ——南谯区打好农业科技服务“组合拳”赋能乡村振兴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3786.html 1 3 为腾飞添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