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来,三城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统筹调度,强化工作措施,聚焦产业发展,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奏响兴业、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号角。
加大到户项目扶持,促进帮扶对象稳定增收。紧紧围绕该镇稻虾、莲藕、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强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脱贫户在农业生产环节的紧密连接,提升脱贫户自主发展产业的能力和意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按脱贫群众发展意愿,“一户一策”给予产业到户扶持,着力解决脱贫群众因疫情难以就业务工问题,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时下,家住沈圩村的朱玉钱和妻子正在忙着用无人机给家里的20亩藕塘喷洒肥料,“现在我种着20亩莲藕,去年种植纯收入有5万元左右,今后我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再流转几亩地,预计收入将更可观。”朱玉钱和妻子一起喜滋滋地盘算着。从没有收入来源到种藕致富,朱玉钱一家人致富有着不一样的“秘诀”。这几年,依托得天独厚的优质水资源,三城镇以农户家庭规模养殖为主的“小群体、大规模”为依托,依据各村的特色产业,在沈圩、广大等村将莲藕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到户产业奖补资金的扶持,逐步优化莲藕品种,新建莲藕深加工厂房项目,构建科学规范的产业发展链条,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加强经营主体带动,发挥项目利益联结效益。加大衔接资金对经营主体的投入力度,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帮扶对象”“合作社+帮扶对象”“大户带帮扶对象”等组织模式,促进农村产业体系提质增效,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全面参与产业链各环节。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00万元,引进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专家团队,联合研发建设工厂化鱼菜共生一体式生态养殖项目,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突出三城水乡的优势,打造集生态循环种养殖、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农业技术培训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兴农项目,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构建多层次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业产业就业岗位。
借力农村改革成果,深化衔接资金使用成效。紧紧围绕农村“三变”改革,以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为重点,不断创新和发展衔接资金投入方式,完善收益分配体系,有效撬动各方资本投入产业帮扶,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天涧村打造的“龙虾小镇”农旅项目,近期吸引了来自南京、滁州等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体验,该项目以农村宅基地改革为契机,盘活3处村民闲置农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让“沉睡”的资产“活”了起来。新扩建的农家乐和农产品展销中心,为周边农户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成立的三城镇乡村振兴学校,通过定期开展乡村人才培训为媒介进行招才引智,吸引科技项目落户三城镇,践行“两强一增”行动。如今,三城镇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订单生产、就业务工等方式将农户嵌入全产业链,预计实现农业产业收入1.5亿元,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产业增收共同富裕。
今年以来,该镇共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123万元,推进7个到村产业项目、四批次特色种养业产业发展帮扶项目建设,促进381户脱贫户及监测户共625人稳定增收。
(马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