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饶马林 王瑞雪 杨读俊
今年6月是第21个“安全生产月”,南谯区高度重视,安委会及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提出抓宣传、提升安全意识,抓演练、强化应急能力,抓排查、开展闭环治理,抓试点、搞好示范引路这“四抓”举措,全面实现“以月促年”“安全生产月、月月都安全”的目标,持续提高安全意识,实现安全月零事故、零损失,取得良好效果。
抓宣传,提升安全意识。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推进安全生产宣传“五进”活动。6月10日深入滁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开展安全宣讲“进企业”系列活动。活动现场组织企业观看《生命重于泰山》专题片和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发放宣传册200余册,有效提高企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时刻敲响安全生产的警钟。同日,区安委办、应急管理局、教体局、交警三大队与第四小学联合开展安全生产进校园活动。组织学校师生员工观看防溺水教育宣传片、学习交通安全课、参与安全知识竞赛、观看交通安全宣传展板等活动,进一步树牢安全意识。6月28日,区应急管理局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法治南谯》安全生产月专题节目,区应急管理局负责同志做客FM98.3《法治南谯》节目,向听众普及关于“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等安全生产知识。
抓演练,强化应急能力。6月15日上午,区安委会在南谯区明湖承办滁州市2022年防汛抢险综合演练,参加演练共计12支抢险救援队伍600余人,动用各类装备100余台,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认为此次防汛抢险综合演练,是滁州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准备最充分的一次综合演练,紧贴实战、指挥有力,演练有序、施救有效,为有效应对防范汛情、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累了实战经验,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取得较好的演练效果。6月18日,区应急局与市区商务局、消防及银花街道联合在中石化滁州油库开展油库油罐火灾实战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南谯区各加油站、油库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合计开展10余次演练,参演人员300余人。
抓排查,开展闭环治理。一是开展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为帮助企业完成自查自改,组织全区11家粉尘涉爆企业参加市应急管理局的视频培训,同时聘请专家对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服务,针对存在问题隐患提出整改建议,目前,全区11家企业已全部完成自查工作。二是开展非煤矿山安全检查。为做好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防止溺水等安全事故发生,对全区5家矿山开展全覆盖检查,要求企业做好防暑降温和极端天气的安全生产,对有积水坑的矿山要求企业做好防溺水警示标志,配备救生圈、长竹竿等救援设备,并在出入口设置围栏等。三是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六月份累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95处,已整改146处,整改率75%。
抓试点,搞好示范引路。扎实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试点工作,邀请三名专家对全区工贸行业有代表性的8家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进行指导服务。专家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与企业相关人员座谈等方式,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借助全省试点机遇,认真抓好全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区40余家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存在的有限空间120余处进行全覆盖整治,确保不留死角和隐患。借助试点,总结出一套适合推广的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经验和做法,经市局组织开展研讨交流后拟在在全市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