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周 磊 全媒体记者王 琼
盛夏七月,走进全椒县西王镇华光村华光家庭农场火龙果大棚内,一株株形态似仙人掌的火龙果树整齐地排列着,一些熟透了、已经张开“嘴”的红心火龙果挂在枝干上,空气中散发着阵阵果香。
“今年火龙果收成好、品相高,能卖个好价钱!”华光家庭农场主51岁的邹章武笑着说。
邹章武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走南闯北到处打工,干过许多行业。2010年华光村高庄组土地流转时,他正好回乡,当即决定流转承包整村339亩土地。作为一名农民,他一开始从事的还是传统种养殖业,但是传统种植业效益不高、养殖业风险太大,后来看到南方水果销售行情很好,但是因为需要储存和长途运输的原因,水果都是五六成熟就被采摘下来,口感很差,于是就萌发了“南果北种”的想法。
要把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火龙果,在当地种植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邹章武先后去外地学习火龙果种植技术,千挑万选把最适合全椒种植的高端火龙果品种带回来,2017年建了6个大棚开始试种。经过不懈努力,火龙果顺利开花结果。两年后扩建为9个大棚,目前火龙果亩产6000斤,年收入达40万元。
每天早上5点左右,他会和四五个聘用的当地脱贫户一起去大棚内剪枝、除草,做日常管护工作。种植园里的火龙果,全部采用生物有机肥施肥和滴灌技术,以纯天然的方式自然成熟,由于品质好,又是绿色产品,因此成本比其他的火龙果略高,售价也略高于普通品种。
“我采取的是体验采摘销售模式,吸引家长带着孩子或者亲朋好友前来种植园采摘游玩。”邹章武说,他还种植了100多亩玉米及水稻,目的是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体验式观光旅游模式。今年计划再建一个占地20亩、利用率高、智能化的连体大棚,进一步提升火龙果产量,做大做强火龙果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就近务工,真正让火龙果变成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