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5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一棵树种出一个大产业

——南谯区高质量推进麻栎特色产业发展见闻

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鲍安平

“麻栎浑身都是宝:枝干用来烧制木炭,枝丫可培育食用菌,叶子是柞蚕的美食,果实用于森林食品,树干还是珍贵木材……”日前,南谯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左祥林,在向记者介绍该区蓬勃发展的麻栎产业时,显得信心满满:“麻栎是生态防护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非常完美的树种,麻栎产业也已发展成为林业高质量发展、全产业链经营的‘南谯样板’。”

记者走进南谯区施集镇花山村刘集组对门山。在这里,占地面积13亩的刘集食用菌基地,已建成4个近1600平方米的标准化大棚。大棚里精心培育的菌棒,均以麻栎枝丫为原材料。据介绍,这里每根菌棒的出菇期约4个月,能出1公斤蘑菇,价值16元,净利润约5元,效益非常可观。同时,投资100多万元的另外6个标准化大棚,正在建设中。

在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滁州市昌春木炭专业合作社内,这里的“主角”仍然是麻栎。无论是敲击时会发出“当当当”犹如钢铁声音的金刚炭,还是切口呈放射状菊花形态的菊花炭,或者利用烧制木炭过程中产生烟气提炼而出的木醋液,它们的“前生”也都是麻栎。

麻栎又名橡树,早在公元512年,南谯区就有栽培麻栎的历史。如今,该区麻栎种植面积35万亩,获得“全国最大的麻栎人工林”美誉。在此基础上,南谯年产麻栎炭用材50万吨、木炭11.5万吨、木醋液5万吨,加上食用菌、林木良种、柞蚕、橡木家具和林下经济,年产值可达25.8亿元。围绕麻栎产业,南谯区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省市级示范园区5个,初步形成基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记者从南谯区获悉,近些年,该区坚持以产业园区为平台,以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纽带,以麻栎为主导、林产品为特色、森林旅游康养为亮点,规划建成5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5000亩良种基地、1亿棒香菇、10万亩柞蚕、6.1平方公里产业园区,培育形成以菊花炭、香菇、柞蚕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集示范种植、精深加工、交易物流于一体,打造全国林业产业示范新园区、全国木炭之都等。

一处处引人入胜的美景、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一组组见证蝶变的数据,无不记录着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围绕丰饶的林业自然资源,眼下,南谯区正在精心谋划“一域、三园、五组团”。“一域”是指将西部章广、施集、大柳、珠龙4个镇域,进行全区域谋划、全方位打造、全产业融合。打造施集“三园”,分别是大林综合加工利用园、李集交易展示园和孙岗种植示范园。加快构建“五组团”,即加快形成施集核心产业园、章广香菇示范园、大柳和珠龙种植基地、红琊山科技创新平台等五大功能分区,进行组团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谯区巧妙借助麻栎一棵树种出一个大产业,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山乡。昔日贫瘠的荒山野岭渐渐变成“花果山”和“聚宝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徐徐铺展开来。

2022-06-15 ——南谯区高质量推进麻栎特色产业发展见闻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0511.html 1 3 一棵树种出一个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