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6日
第A06版:副 刊

漫话老滁城的几条古街

○周惟熙

老滁州人说,滁州城是块宝地,它的形状像一只乌龟,东关外就是它伸出的头。内城河叫小沙河穿城而过,那是乌龟的肠胃。水流不息,乌龟是活的。为了害怕乌龟跑掉,老滁州人就在乌龟背上盖了三座宝塔——文峰塔、大圣寺塔和大圣塔镇住它,乌龟就跑不掉了。从地图上看,滁州城又像是横卧的太极图,小沙河在城内拐了几个弯,就是太极图中间的那条优美的曲线。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滁州城有七十二条半街巷。最为繁华的商业大街为一横一竖。东西的横向大街,最东是遵阳街,从东关外铁路桥洞开始,穿过大东门,衔接东大街,经过钟楼巷,到达西大街。南北竖向的大街,北段是中心街,从北门的张家巷经过鲜鱼巷口,向南到南大桥,过桥再向南就是南大街。这两条线的交叉口就是鲜鱼巷口。其它的大街还有东后街、西后街、清流街、鼓楼街等等,路面也比较宽,但商店少些。小巷的形状多样,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直有弯。一人巷,在鲜鱼巷口西北,很窄,不可通车,走进去就感觉两边的房屋在挤压你。半条巷在大西门,南端可以进去,北端是城墙,不通,所以叫半条巷。菜市巷(前身称黉山巷,南端通学宫)、金刚巷在中心街的东西两侧,和中心街平行,很直,又很长。猪市巷,在东关外,沿着城河岸边弯弯曲曲。

大街的商铺和小巷的住家中间不是封闭的,前后相通,你从大街的一家商铺进去,穿过几户住家,会从另一条小巷出来。老百姓叫它前门后门,里面往往住着好几户人家。住宅里有大小不一的院子,院子里大都有一口水井,供大门内的居民吃用。这样的结构,既不是四合院,也不是单门独户,别具特色。邻里相互关心,相处融洽。

下面说说五条古街:

滁州最古老的街区——鼓楼街

滁城最古老的街区,是在西桥以西,如今的鼓楼一带。

滁州城始建于三国时期,隋朝开皇三年(583),改南谯州为滁州。隋唐初期的滁州城很小,西边是山脚下的西涧,东边到西桥,北到河边,南到龚家菜园,就是现在的鼓楼一带。唐永徽年间以后,才越过西桥,逐渐向东发展。

鼓楼街是历代州衙的所在地。州府衙门设在原来一中的西半部高地,老一中现在已经关闭的西大门,就是当年的州衙大门。它东、北各至高台边缘,西至旧教学大楼“凹字楼”的东侧,南面是现今的大路鼓楼街。州衙四面筑有子城。子城建于唐初(620)周长一里162步。

在这座州衙里,历代都有贤良知名的文官任职。韦应物眺望西涧,写下了“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给后人无穷的想象。欧阳修畅游醉翁亭、丰乐亭归来,在这里挥毫“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引得梅圣俞、王安石等人唱和,苏东坡为之书碑。在这里,辛弃疾日夜操劳,努力恢复生产,招揽人才,为收复北方土地积极备战,留下了慷慨的“吴头楚尾”之词。明清五百多年间,亲民为政的知州名宦不胜枚举,林元伦、王邦瑞、陈则清、丁士奇………

州衙大门外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是从西桥延伸过来的。紧挨着州衙,街路东西各有一座城门。西边的叫上仪门,通往小西门。东边的城门楼明代称为大观楼,俗称鼓楼。那条街就叫鼓楼街。

晚清州衙被盘踞滁城太平军叛将李兆寿烧毁,大观楼也未能幸免,只遗留下城门洞。民国初年,州衙地改建学校,为安徽省立第九师范,1923年改为省立八中,就是滁州中学的前身。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为方便交通,拆除了城门洞,大观楼不复存在了,但鼓楼街犹存。

古州衙对面,鼓楼街上坡路南有一段高台,那是子城遗存,宋元明清滁州管邮政铺递的“总铺”设于此,现在夯土的高台还在,上有住家。

鼓楼街从大观楼往东,直到广惠桥,街道顺着地势,西高东低,有几条巷道,如蓝家巷、巩家巷,是百姓居住生活的地方。这些街巷的居民大门口,都有一个高门槛,甚至是三级的高台阶,以防止夏季暴雨山洪导致广惠桥下的河水暴涨,不会漫入家里。

鼓楼街向南约二百步,平行的还有一条古马路。古代从江浦、乌衣,经滁州北上,到定远、凤阳,穿过滁城的时候,不管是单人独骑,还是大队人马,从南城门进城以后,走过通济桥、广惠桥,折向南行,在子城外走这一条古马路,然后从小西门(观德门)出城。

小西门是外城(罗城)的城门,城门上有门楼。隔河对岸是大西门(永丰门),也有城门楼。中间上水关跨河而立,水关与城墙连为一体,起着保护城关的作用。

王阳明创设的大街

——龙池街(马政街)

滁州老城的街巷几十条,可以推算出始建的朝代,但建造的具体时间和主持建造者却比较模糊。龙池街是例外,它的始创者是王阳明,正德九年初建时叫新街,也叫马政街,清代以后叫做龙池街,因为靠近龙潭。

龙池街在滁州老城的西南,就是现在的西涧路和天长西路交叉口。过去,滁城人出小西门到琅琊山,都要经过那里。那条街和城里的街道不一样,处在山脚下,街东是平地,街西靠山。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说:“山行六七里”,从滁城到琅琊山,正是经过这一带山脚下的路径。

明正德七年(1512),王阳明来滁州任南太仆寺少卿,管理马政。为了防患于未然,加强南太仆寺的防卫。王阳明召集了二百余家军民,开发原来检点马匹、种植草料苜蓿的空地,让他们从事农桑生产,免除租赋,盖房居住,形成一条街区。还把他们组织起来,设立总小甲,维护治安巡逻,保护南太仆寺。“新街”也叫“马政街”,位于龙潭脚下,从南太仆寺东南的牌坊起,向南发展,后来居民逐渐增多,到嘉靖万历年间,发展到了三百多户人家,建乡社、筑仓廒,办社学,宣化民风,住民安居乐业,这就是后来的龙池街。《南京太仆寺志》称赞王阳明“擘画所遗,莫非远虑”。

明万历十三年(1585),萧从业来任南太仆寺卿,为这条街写了《马政街谣》,描写了这条街的状况:

滁州城之南,五里人民稀。闻说冏诸公,稍稍集氓蚩。近有百数家,茅茨傍山陂。涧田恁力耕,聊以御岁饥。屋后半亩园,只收桃与李。蔬韭满畦内,家醅只管酾。斗米十钱易,粗粝日三炊。草黄输公爨,桑绿免官丝。迨暇游名胜,那畏逢虎罴。纷纷年少者,好乐终不羁。爰立保甲长,皓首皆庞眉。褒衣复博带,动止鲜参差。昕夕赴约所,振铎奉条规。德化日以宣,风俗日以移。普天无横吏,里闬相与嬉。皞皞马政民,安居良在兹。但愿牧大夫,休息无扰之。

当南太仆寺成为历史,这里的街区却沿袭下来,改名为龙池街,因为街西的山坡上就是朱元璋求雨灵验而驰名的龙潭。清朝末年,修筑津浦铁路需要石渣,主持修路的英国人看中了滁州西边的群山,决定在龙池街以西的地方开山取石,于是修通了一条从车站到石渣山的小铁路,开辟了石渣山采石场。于是,从北方阜阳、徐州、宿县等地涌来了许多人,成为采石工,住在龙池街。龙池两侧到山坡上,一层又一层盖起了住房,龙池街延长到400多米。解放后,在原太仆寺近旁又建起了水泥厂,造水泥也取材于石渣山。一条专用小铁路横穿龙池街,火车、汽车运输络绎不绝。滁城人步行上琅琊山,也常常要经过那里,因为从那里上山,要近许多。

2012年滁城改造,龙池街被整体拆迁,在原来龙池街附近新建了南京太仆寺,成为文化旅游景观。

别具一格的四牌楼街

滁州四牌楼又叫四牌坊,滁城人都知道。它是滁州老城区的地标之一,位于南大桥(通济桥)北边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中心街地段。向西是四牌楼巷,通向西桥(广惠桥);向东是四牌东巷,通向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清真寺。

四牌楼的历史,大约有五百年了。明代《滁阳志》说:“四牌坊,在大街,为孙允恭、孙序、孙存、孙孟建。”这四位孙姓滁州人是祖孙三代。孙允恭,正统十三年(1448)举人,任赣州府学教授。儿子孙序,字尚礼,成化十九年(1483)举人,为建宁推官,自号“双泉居士”。孙子孙存,正德甲戌年(1514)进士,授祠祭司主事,历任赣、长沙、荆、处四府知府,河南布政使。另一个孙子孙孟是进士,屡次升官为杭州府知府。祖孙三代,两个进士,两个举人。嘉靖年间,朝廷批准修建了这个牌坊。

滁州四牌坊的造型与众不同。我们见过的牌坊,一般都是门形,单面,两柱一门,或四柱三门。滁城几十个牌坊,其它的牌坊都是这个形状。唯独四牌坊是四面的,无顶,就像一张没有桌面的大方桌矗立在十字路口,很特殊。据住在四牌楼附近的老人回忆,四牌楼有四根青色的石柱,直径有一尺多,表面没有花纹。比四周的平房要高,那要超出3米了。上端每一面都有三根石头横梁,横梁间有石头的横匾。横匾的外侧雕刻有花纹,雕刻的是龙、凤、云,还有戴官帽的人,四面四个人。横匾的内侧一四周都有文字,人要站在四牌楼中间,抬头才看见。北侧的文字多,有两行,其它地方的字少。是什么字?老人记不清了。四牌楼下面的路,是青石铺成,路中间有一道深深的沟,是独轮车长期碾压的结果。

四牌楼街口聚集了许多卖小吃的摊子,早晨炸油条、摊煎饼、炕山芋、卖蒸饭、倒油茶,上学的学生、做工的工人,都会去买,生意很红火。下午卖刨冰和凉茶,是一个人气兴旺的集市。

逢年过节,滁城要玩会,就是走街串巷表演杂耍和文艺节目。大街上大的商户人家门前,表演队伍往往停留演出,商家会发赏钱,讨口彩。在街道上较大的空场,他们也会停留演出,人们围拢在一起,水泄不通,留出中间空地让他们表演。四牌楼下踩高跷、玩旱船,玩三股叉的特别带劲。

四牌楼向西,路南有一个大众剧场,叫小戏园子。小戏园子里摆满了条凳,白天有人说书,不预售票,没人把门,随到随听。晚上有人演戏,接待各地来的小剧团,要事先买票,凭票入场。观众很多,经常客满,有人就买了站票,站在那里看,孩子们还会扒窗户。有的人几乎天天晚上去看。解放初,我曾经在小戏园子里看过部队文工团演出的歌剧《白毛女》《刘胡兰》。满场子的人,卖瓜子花生糖球的小贩在走道里来回叫卖。

四牌楼街再向西,跨过清流路,是一小的主校区。宋代这里是天庆观,明代为滁阳王庙,清代康熙十九年(1680)改成关帝庙。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这里创设滁州第一所小学——关岳庙初等小学堂。

四牌楼东北是琅琊剧场,俗称大戏园子,又叫卫门口。明代设滁州卫,军队编制,卫指挥使官居正三品。滁州卫负责战守、屯田、养马,城防,也协助地方修城、修桥等。

1951年四牌楼拆除。拆除的石块石柱,用来四牌东巷铺路了。

繁华的鲜鱼巷口

鲜鱼巷口处在东大街和中心街的交叉口,是老滁城的一个地标,繁华地段,是当年滁城最热闹的地方。鲜鱼巷,就是它西边的钟楼巷,两个名字,一个地方。只不过,后来地名办统一街巷名称,用了钟楼巷这个名字,地图上就没有鲜鱼巷了。这里也是商铺林立,清朝末年到民国期间,滁州最早的邮政局就设在这里。

鲜鱼巷的地名来历,传说源于一位打鱼的张老汉救了青蛙神女,神女报恩,救活了张老汉的鲜鱼,用鲜鱼汤排除病毒,救活了许多出痘的小孩生命。(参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滁州卷·琅琊区》2009)。于是人们就把老汉住过的太平巷改叫鲜鱼巷了。

钟楼巷又是什么来历呢?因为在鲜鱼巷的西端,有一座钟楼。

钟楼建在2米多的高台上。明代《滁阳志》说,元代后至元四年(1338),州守刘琪重建,题额为“鸣远楼”。万历四十一年(1613),州守戴瑞卿重建钟楼,在楼上悬挂大钟,题额为“振赫辅区”。钟声远扬,数十里外都能听到。戴瑞卿还为读书人在钟楼前设置会文大厅,题额叫作“菁莪馆”,这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滁州老百姓叫这里为钟鸣寺。1907年,这里开设了滁县的第二所小学,钟鸣寺小学。

钟楼巷街中部,有一座三层小楼历史建筑,骆正泰楼。

在钟楼巷和清流街交叉路口,就是远近闻名的石婆婆街口。街东侧钟鸣寺外墙的下方墙基上,青石龛里坐落着一尊古朴的老婆婆半身雕像,高度约70公分,宽度约60公分,据说是元代的作品,祈福、求子、禳灾很灵。雕像脚下香火不断。二十多年前西大街拓宽,石婆婆被拆除了,石像保存在文管所,石婆婆地名还活在老百姓心里。

后起之秀——遵阳街

1908年,天津到浦口的津浦铁路开工修建。1910年10月,浦口到临淮关铁路建成通车,在滁州东门外设立滁州站,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滁州站改名为滁县站。当时津浦铁路运载能力很小,每星期只对开两趟列车。但火车通车,运载量大,带动了滁州东关外的迅速发展,居民增加,住户增多,从大东门到火车站,迅速发展成了一条大街,叫作遵阳街。东关外的街区,叫作阳明镇。街道旁,商铺林立,各行各业都有,尤其是竹编,州篮,竹筐、竹筛、淘米箩,深受百姓欢迎,店家拿到火车站站台上销售,过往的旅客都纷纷抢购。州篮、酥糖、滁菊,是滁州的名产。

在遵阳街的北侧,有一条猪市巷。巷口有一处空场,是个集市,逢集的时候,交易家畜家禽,鸡鸭鹅、牛马驴,以销售猪崽为主。下午,集市没人,说大鼓书的、唱扬琴的、耍猴的、买狗皮膏药的、算命的,就在此摆摊开演。卖小吃的穿梭其间,很热闹。

这里有个现象很奇怪。过去,各地苍蝇蚊子比较多,但是猪市巷虽然在护城河边,靠水,据说没有蚊子。当地老百姓说,这与朱元璋有关。有一年朱元璋住过这条巷子,晚上被蚊子咬得睡不着觉。他爬起来摇动芭蕉扇,说:“这些蚊子都给我死走!”从此以后,猪市巷就没有蚊子了,夏天无需挂蚊帐,无需点蚊香。

再向东走,在曹家巷口,有一座两层半的小楼,就是胡家大楼。木匠胡庆森依靠做棺木发财,盖起这栋今天还是标志性的历史建筑。

胡家大楼再向东走,街南有个天龙池巷。巷内有个浴室叫天龙池,用的是巷口南边小沙河的水。过了小沙河上的木桥,就是大成面粉厂。那是1929年王德才等三人开的,是滁州最早的现代化工厂。他们生产的绿耕牛牌一等面粉,在1930年青岛举行的全国面粉评比会上,获得第二名,名声大震。他们自己发电,是滁城第一家用上电灯的地方。1941年,他们成立发电车间,除了本厂使用外,还供应东关、东大街、中心街、四牌坊一线,主要用于路灯照明和部分商店照明。

遵阳街的最东边,1号门牌是老汽车站,与滁州老火车站隔着铁路相望,汽车站老候车室如今已成为历史建筑。

滁州子城遗址

滁州南京太仆寺 吴照成/摄

2022-05-26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68947.html 1 3 漫话老滁城的几条古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