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9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乡村振兴勇争先

——南谯区孟洼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侧记

郑庆国 袁 颂 张 勇

初夏时节,草木葱茏。距离南谯区章广镇孟洼村村部不远处,一座面积1500平方米的钢梁结构崭新厂房坐落在路边。“这是我们村自己开发的返乡创业产业园,共四个厂房,这是其中之一,还没建完就被市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预定出租给他们了。”孟洼村党总支书记沙友柱欢喜地介绍,“四座厂房建成后每年租金约几十万元,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关键是能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收入。”

有着浓郁家乡情结的退伍军人沙友柱,2018年放弃市区的高薪工作,毅然返乡担任孟洼村党总支书记,一头扎进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孟洼村不仅还清了十多万元村集体债务,而且还摘掉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

“孟洼村建了46个蔬菜大棚租给我种,这里山清水秀土壤条件好,蔬菜产量高、口感爽。近期每天都要向市区运输满满一车黄瓜、芹菜、辣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曾经在上海发展,有种植蔬菜经验的林学良被沙友柱请回家乡侍弄大棚蔬菜。仅此一项,孟洼村以入股分红的形式,种植反季节蔬菜,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以上收入。

2019年孟洼村引进滁州市金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香菇大棚,一期占地面积110亩,当年建成30个大棚,当年冬季陆续采摘上市,香菇产销两旺;2021年扩大生产规模,建设双层抗压物联网香菇大棚200个。目前,香菇已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同时为在这里务工的村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2020年,南谯区委统战部再次为孟洼村争取“民族村蔬果种植大棚”项目资金35万元,建设500亩葛根产业园,发展葛根粉等加工项目,帮助50名民族群众就业。在项目推进中,沙友柱起早贪黑,推动项目建设。目前村内在家的劳力100多人纷纷走出家门参加香菇、果蔬、葛根等产业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民族群众切身感受到产业发展、民族团结带来的实惠。

孟洼村同时还号召事业成功的孟洼人积极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七一、七二村民组的马成华、王守权决定出资为家乡安装路灯;在外经商30年的韦四海返乡后开发了300亩芡实基地……如今的民族村孟洼村水通、路通、灯亮,村容村貌大变样,不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而且生态发展、民族团结,成为了南谯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引领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行动

2022-05-09 ——南谯区孟洼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侧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67449.html 1 3 乡村振兴勇争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