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太新)“没怎么烦神,30万元贷款一周之内就到账了,利息还比较低,也没有收我担保费。这农业产业链贷款真是好啊!”这几天,定远县养鹅大户蒋家飞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帮他解决了发展中的大难题。
蒋家飞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他用这笔钱与饲料厂直接签了合同,减少了中间环节,每袋饲料可省下5元钱,算下来他的养殖场一年可节省六七万元钱。“我准备用节省下来的资金扩大养殖规模,把发展的步子再迈大一点。”蒋家飞干劲十足地说。
据了解,由于缺少抗风险能力,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产业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担保集团、市建设银行,围绕打造“定远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在“政银担”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于日前创新推出农业产业链专项贷款,根据“鹅产业”行情和养殖规模,提供单户最高50万元、龙头企业最高500万元、深加工企业最高5000万元贷款,可有效解决当地“鹅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
市融资担保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他们通过承担贷款金额80%的风险部分,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的杠杆效应,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积极支持“三农”发展,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截至目前,市担保集团累计为涉农经营主体担保近500户、金额约8.5亿元。
建行定远支行副行长张凯告诉记者,之前考虑到贷款风险,银行对农业经营主体放款很谨慎,但现在纳入贷款信息库的农业经营主体等均是经定远县农业农村部门把关后的优质客户,而且有市融资担保集团的担保,解决了银行放贷的后顾之忧。张凯介绍,农业产业链贷款一经推出备受青睐,目前已放贷6笔、金额497万元,最近几天又有8户提出申请,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之中。
此外,我市着力打造“滁州市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线上银企对接。截至目前,已对接45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604笔、金额21.95亿元。市农业农村局计财科负责人孙春发告诉记者,今后他们将围绕“两强一增”行动,聚焦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推动地方优势特色主导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以“一县一业”链头企业为核心,梳理链上各类主体融资需求,落实主办银行,有效导入各类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和模式,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链,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