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8日
第A10版:专 版

十载筑梦绽华彩 中流击水舞大潮

十年前,一纸批文,春风吹起;

十年后,破茧成蝶,振翅高飞。

作为滁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发展合作的重大成果和重要载体,十年来,在苏皖两省、苏滁两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新苏滁高新区在全面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从规划入手,从拆建起步,从招商起跳,从空白起家,筚路蓝缕、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已成为滁州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速创新转型的重要引擎。

——中新苏滁高新区建区十周年巡礼

苏滁国际商务中心

滁州大桥

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滁州生命科技产业基地启动仪式

博石高科

兰卫检测中心

星恒电源

担使命践初心

开启跨越发展“提速器”

…………………………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开局,每一个开局都有一个艰苦创业的阶段。中新苏滁高新区起点在2011年,那一年的11月20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峰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主要领导汇聚一堂,共商协作发展大计。正是在这个会议上,江苏和安徽省领导共同决定,通过复制、升级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由苏州和滁州合作,在长江北岸、琅琊山麓打造一个升级版的中新苏州工业园。2012年4月28日,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现中新苏滁高新区)正式开工,这标志着园区建设开发全面启动。

高起点、高规划、高投入。新的园区要复制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模式,致力于打造一座现代化的融产业、商贸、金融、居住于一体的生态示范区、高新产业集聚区、现代化商务新区,成为国内工业园区的标杆。十年的披荆拓荒,十年的携手共建,从“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共舞长三角,正从“一厢情愿”变成“两情相悦”,中新苏滁高新区借势腾飞、厚积薄发、蓄力前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区域发展的版图上,“苏滁”这个招牌愈发闪亮,不仅成了苏滁两市,苏皖两省跨江、跨省合作的典范,更成了滁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平台。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安徽滁州和江苏苏州合作共建,打造跨江、跨省承接产业转移园区”;

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滁州市以园区为主体设立国家级滁州产城融合示范区;

2019年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更名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9年5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推进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合作园等一批省际合作园区建设,推动产业深度对接、集群发展”;

2021年3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将加快发展中新苏滁高新区等合作园区作为推动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和开放体系建设重要内容,纳入苏州市十四五规划;

2021年10月,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滁州中新苏滁高新区扩区升级”。

一个事关全局的发展脉络清晰可循,中新苏滁高新区积极响应政策、借助优势、勇立潮头。

十年间,黑马养成,赛道驰骋,一路赶超。尤其是2016年起,中新苏滁高新区连续五年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中进入前二十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2位数增幅,其中财政收入年均增幅44.7%、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幅102%、外贸进出口总量年均增幅111%,园区发展成功跻身为国家发展战略,并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抓招商谋创新

高歌产业腾飞“奋进曲”

…………………………

企业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紧张忙碌;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热火朝天……暮春时节,行走在中新苏滁高新区,一股奋斗的气息扑面而来。“安徽省际合作产业园”“长三角共建省际合作示范园”“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长三角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等一个个荣誉诠释着园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飞速壮大的历程。

园区要发展,源头在招商,关键靠项目,这是中新苏滁高新区上下早已形成的思想共识和信心、决心。 一盘棋推工作、一条心干事业、一股劲抓发展。

中新苏滁高新区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引领导向,壮大项目体量,攻坚项目质量。园区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落实“一把手”招商要求,带头出征,全区上下积极投入、主动作为,全面对接苏州工业园区项目工作模式,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为招商选资奠定基础。

此外,中新苏滁高新区凝聚合力攻项目,建立重点项目线索信息库,通过开展全球化招商、打造专业化招商团队、创新基金招商新模式、推进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不断拓宽优化国内外招商引资渠道,全力以赴招大引强。

星恒、比亚迪、永臻、博石高科、美国普利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正在不断壮大升级;

胜华波、日泰、森森、明豪、意特利……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集聚;

AAMI、达亮电子、道益精密、百容电子、爱沃富光电……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

东方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尚钧医疗、起源细胞……医疗健康产业正在引领园区的发展方向。

十年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医疗健康产业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延长,“链式”思维激发的活力正在不断迸发。十年来,累计招引医疗健康产业项目44个,总投资108.5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项目86个,总投资200.5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60个,总投资263.5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项目47个,总投资118.9亿元。

从2012年签约引进项目11个,协议引进资金75亿元到2021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2个总投资219亿元,园区招商引资逐步迈上新台阶。据悉,园区目前已累计招引工业企业近270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6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34家,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61个,园区60%的外资项目、70%的投资额、80%的项目数来自长三角地区。

振奋人心的数字背后,是中新苏滁高新区壮产业“筋骨”,强发展“引擎”,坚定不移抓招引、上项目、扩投资、提质效,跑出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的雄心。

科技是强盛之基,创新是进步之魂。作为省级高新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在紧抓招商引资的同时,将“高新”底色放在重要位置,将“创新”发展作为不竭动力,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近年来,园区先后搭建苏大天宫科技研发产业园、工投中科院创新院等创新平台,支持星恒电源、博石高科、寒锐钴业等一批企业同中国科学院、中国机械总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20余家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在项目申报、人才招引、研发费用等30个方面给予企业创新创业支持,自政策出台以来,累计兑现各类扶持资金近亿元。目前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家。重点围绕院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通过成果转化、项目合作、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学术交流等方式,累计引进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2人、博士150人,招引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和市场主体,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高品质服务。

环顾苏滁,在这片创新热土上,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创新型企业迅速成长,一粒粒创新种子从扎根到发芽。截至目前,园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6家,3家企业获省科技进步奖、1家企业获省科技重大专项,1家企业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在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3家企业在全国赛获奖,5家企业在省赛获奖,获奖企业分别占全市的42.8%、38%,均为全市第一。

优环境强服务

绘就和谐宜业“新画卷”

…………………………

“在疫情的影响下,滁州工厂能在350余天的时间里实现从厂房基础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到线上正式量产,这是AAMI速度的成果,更是苏滁速度、滁州速度的体现。”在日前举行的先进半导体材料(安徽)有限公司(AMA)线上量产启动仪式上,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AAMI)董事长杨飞连连称赞苏滁畅通高效的“双招双引”环境,并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一直以来,中新苏滁高新区坚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变被动办理为主动帮扶,设立“一页纸项目管理”,完善项目从签约到达产的全过程“服务链”,按月调度项目进度,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问诊把脉、排忧解难。全面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土地、规划、建设同步审批,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

入驻园区的安徽大禹防水科技有限公司从对接园区到确定签约落户,只用了一周时间。总经理王立峰说,园区几乎是手把手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审批。“我们不是去求,而是像找朋友帮忙那样,最终结果都非常令人满意。这种良性互动,也是我们愿意留在这里的原因。”科信高分子项目、斯拜科项目是园区引进的重大项目,计划2022年一季度开工建设。但是由于年前刚签约不久加上春节假期及疫情延误,无法按照预设建设进度在开工前完成环评、土地证等手续。得知消息后,园区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紧急协调处理,最终两个项目顺利通过技术评审,为后续完成环评手续,办理土地证赢得了时间,确保项目“拿地即开工”。

企业需要什么,园区就做什么。“一站式”服务中心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封闭运作”模式,设置行政审批窗口区、便民服务窗口区、企业服务窗口区三大功能区,有市场监管、国土、消防、公安等26个窗口,可以办理涉企行政审批和服务类事项140余类,自2014年8月底投入使用,已累计受理办结各类审批、帮办服务事项三万余件,办结率达到100%。

为更好服务企业发展,2021年,借鉴苏州工业园区企业服务模式,园区还引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更加聚焦企业“发展”,主要为企业落户后、发展阶段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为企业服务赋能,上线运行了“政策计算器”、“企业服务超市”等线上企业服务平台,通过精准画像、智能匹配,实现了政策找“企”、个性定制,本级业务100%线上受理,无纸化申报。通过整合政府和社会化服务资源,开展政策宣讲、融资路演、读书沙龙等特色活动近40场。“上市资本市场训练营”、高企培育辅导系列、长三角一体化苏滁跨区域金融服务、创新创业大赛辅导会……一系列活动取得的成效,真正体现园区精准靠前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惠民生增福祉

书写产城融合“唯美诗”

…………………………

2022年2月26日,苏州公园正式开园,这也是继大王公园、鱼尾狮公园之后,中新苏滁高新区的第三个单体公园。

苏州公园占地28.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4公顷。在设计之初,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和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保留了水库原有的河塘肌理、地形地貌,主打江南文化、夏季景观为主的传统山水式公园开园当天就迎来了近万人次的市民前来游览,热闹程度使其一度成为滁城最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苏州公园就是中新苏滁高新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保护性开发的一次生动实践。一直以来,园区坚持“以产为核,以人为本”,不断出精品、树标杆、优环境,聚焦高水平产城融合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来苏滁安居乐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聚焦配套再完善。近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300亿元,建成道路、河道150公里,绿化300万平方米。460万平方米,20平方公里实现“九通一平”。琅狮大桥、苏滁国际商务中心、苏滁医院等重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滁宁城际铁路、滁州大道、九梓大桥等重点工程全面建设或竣工通车。与此同时,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投资逾10亿元的安徽省内首座第四代万达广场落户。苏滁医院、上海兰卫高端医学检验检测中心、安徽济民医疗集团旗下特色专科医院等一批长三角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先后落户,公共服务事业蒸蒸日上。

聚焦教育再提升。近年来,为加速人才集聚,园区不断完善教育链条,对照名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锻造教育品牌,打造教育高地,并以此为突破口,聚集人气,从而实现园区产城一体化的大跨步发展。在全省选聘名校长,引进了南京琅琊路小学、苏国外、珠海大地等知名教育品牌,选取园区优秀年轻教师赴苏州、南京等地区开展教研学习活动。形成了以公办学校为主体民办学校为辅充、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多元办学格局,不仅满足辖区居民、企业职工子女上学需求,而且成为园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此外,园区依托现有的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按照资源共享,数据整合,机制融通,管理集约的设计理念,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手段,同时与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人口、法人、地理信息三大库,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更加便捷、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撑,并实现高效的政府管理、便捷的民生服务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以数字化赋能,激发“智慧园区”新动能。

步履铿锵踏歌行,乘势而上开新局。园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合作示范园区,为实现“5688”目标和“五五”愿景,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贡献苏滁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 供稿)

滁州外国语学校

苏州公园

产城融合展新姿

东升花园小区

大王公园

2022-04-28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67011.html 1 3 十载筑梦绽华彩 中流击水舞大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