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滁州日报全媒体特别报道组
文:张 瑜 喻 松 包增光 计 芳 图:计成军
清明、谷雨之交的凤阳大地艳阳高照,和风如穆,万顷沃野土膏欲动,绿秀春深。“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正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踔厉奋进,意气风发。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亲临小岗村并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作出了“希望小岗村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重大论断和重要指示,强烈地激发了小岗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起了小岗人热烈的追梦之旅,同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滁州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殷殷嘱托,催人奋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指引之下,六年来,全市上下牢记使命,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聚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议在小岗村召开。小岗村改革旗帜高高飘扬,小岗精神光照绿野。
科技强农促田管,机械强农提质效
在凤阳小岗村的安徽农垦小岗生态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区、农机展示区、粮食烘干仓储区、农业科技产学研生产区、现代农业展示区、自动化育秧工厂区等功能区划分整齐,气势恢宏。安徽农垦小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助施光顺告诉记者:公司主要是提供粮食收购和仓储服务以及高标准农田的规划治理,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探索实现农业从“种田吃饭”到“种田赚钱”的转变,这几年通过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加强田间管理,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小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使亩均产量不断提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在科技强农上实施“种业振兴”基础工程,加强与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凤阳)、安徽农垦集团、安徽科技学院,以及安徽农业大学皖东试验站、江淮风水岭试验站等合作,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共建研究院、建立实训基地、提供科技服务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借智借力推动乡村振兴。实施“科技创新”活力工程,目前拥有2个(小岗、定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24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6家国家级“星创天地”。
“这台雷沃大型农用拖拉机,悬挂上旋耕机,每小时作业面积能达15亩”,在“种粮大户”程夕兵的家庭农场,正在育秧工厂查看秧苗的他带着记者参观了新购的农机助手和“机械方阵”,680多亩土地的耕作、管养和收获在农场20多台现代各式农用机械的助力下,变得轻松高效,有效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据悉,我市近年来在机械强农上,梳理多元化需求,实施农机研制补短板行动,已编制大型复式智能高效农机装备应用需求清单。同时推进社会化服务,全市培育农机化示范大院69家、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51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连续3年(2018—2020年)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全市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612.07万亩、占耕地面积61.4%。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32万千瓦、居全省第3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3.4%、高于全省平均1.4个百分点,全市8个县(市、区)有7个获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正在整市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重视粮食生产,加快农业发展。近年来,我市农业综合产能稳固提升。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划定57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1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去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245.45万亩、总产达94.08亿斤,同比分别增长0.4%、1%,产量连续两年稳居全省第3位。目前,全市在田小麦、油菜面积分别达508.85万亩、32.8万亩,完成计划任务102.8%、129.1%,目前在田作物长势好于往年。
特色产业兴农家,产业富农谱新篇
“新鲜的奶油草莓,快来尝尝吧!”坐落于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对面的凤阳县新时代家庭农场始建于2015年,是退役军人杨伟和妻子陈敬萍以合作社形式一起创办的,良好的区位优势加上高品质的草莓,让农场的生意红红火火。“托小岗村旅游业的福,我们农场约30个的标准化大棚,一年下来草莓这块的收入就有十几万。”说到农场的收益,陈敬萍喜上眉梢。除草莓种植采摘外,近年来新时代家庭农场还开发了西瓜、葡萄种植,带动乡邻增收致富。在小岗村,像这样类似的特色产业还有很多:小岗村民益土地股份合作社、凤阳藤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安徽垚鑫小岗村生态甲鱼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据悉,小岗村先后扶持培育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1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
特色产业兴农家,致富惠民道路宽。据了解,目前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稻虾综合种养面积突破百万亩、居全省第2位;滁菊、艾草、芡实等道地药材面积达27万亩;实施“158”行动,打造20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天长芡实、定远猪2个“一县一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50亿元。
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优势,挖掘乡村特色产业潜力,培育特色产业品牌,为乡村振兴增添后劲。目前,我市已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046个、居全省第3位,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11个;拥有4个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目前正在集全市优势、举全市之力,围绕“百亿小岗”,用好“小岗春光”产业基金,加强产业联盟建设,打造“小岗”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聚力打造“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促进乡村振兴”典范,加强美丽乡村、农业产业、高标田建设、农村改革等项目在风景道及其辐射区的布局和落地,促进农业“接二连三”,2022年1月底全市乡村休闲旅游营业收入超4.1亿元、同比增长18%。
近年来,我市还通过聚焦绿色食品产业链,强化“双招双引”,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形成以滁州经开区食品产业园等为区域中心的食品类加工集群。2021年,全市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7家、总数达278家;龙头企业246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59家、国家级18家(本土5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
深化改革促发展,农民增收有实招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站在小岗村村口,现任第一书记李锦柱感慨万千。六年来,小岗村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殷殷嘱托,切实践行,奋勇争先,农村改革闯出新路子、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6169元增长至2021年的30500元,增幅88.6%;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80万元增长至1220万元,增幅79.4%。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围绕正确处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条主线,小岗村不断深化农村各领域改革。全面完成2.132万亩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和1.36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证”在小岗村颁发。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自2018年起,合作社连续4年分别为每名村民分红350元、520元、580元、600元,成功实现从40年前“户户分田包地”,到40年后“人人持股分红”。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设立小岗村风险补偿基金,发放“兴农贷”400万元。与安徽农业担保公司合作,为5户新型经营主体办理“劝耕贷”贷款85万元。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改革新路径,小殷村民组43户村民,以584.81亩土地经营权入股民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农户可以获得“三金一补”收益,有效破解“谁来种田、如何种田”难题。
近年来,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我市大力实施推进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经营性收入壮大行动、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2021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0元,同比增长10.6%,增速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以实际行动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深化改革促发展,希望田野焕新颜。在小岗精神的昭示引领下,我市现代农业正大笔绘写一幅迤逦深远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