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3日
第A03版:副刊

茶乡正是茶香时

□隋一刚

滁州市南谯西部山区层峰叠嶂,自唐代以来,就有种植茶叶的历史。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滁州市“旅游+生态农业”的政策引领下,施集、珠龙、章广等周边乡镇村民纷纷开荒种茶,茶产业就此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绿水青山与万亩茶园交相辉映,走出了生态发展与产业振兴的致富路。

每当头年冬天,茶农们已经开始忙着安排来年的茶事了,他们陆续采伐一些优质的黄檀、栗木等,锯成等段,以便制成炭用于制茶所需。因现在大多数村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短缺,春节将临,种茶大户们早早提着上好的茶叶、酒等礼品到带工头家登门拜访,希望帮忙找到更多、更勤快的采茶工,采茶工熟练程度是决定茶品质的基础。

开春后,高山上积雪还未融尽,第一轮新芽就迎霜萌发了。在南谯这里称之为“西涧春雪”“南谯贡”等,名副其实!天刚蒙蒙亮,茶农们就吃完早饭、背上竹篓上山采茶,土壤肥沃程度、地域气候等决定着茶芽萌发的快慢与肥润。茶农们一边讨论着,一边忙得热火朝天。加工厂也没闲着,如今是规模化生产时代,小作坊少,生产加工量自然很大,机器经过一年整修也蓄势待发。大约上午十点钟左右,第一批鲜芽就开始下山,头采是顶芽价格自然最高,每个加工厂都会是负责人亲自开磅收茶。经过白天的忙碌,大家均收购到不同数量的鲜叶、开始准备制茶。制茶的第一道工序是杀青,新芽叶嫩要高温快杀。杀青后的鲜叶经过摊放降温后开始理条。理条工序十分考究,条形直如悬针自然最好,当然水分掌握也很重要,干了不行,易碎黄汤,潮了更不行,后续烘干形似鱼钩状弯曲、品相不好。有时学徒们因为掌握不好分寸会挨师傅们骂,加工户也会跟着吵!理好条的茶叶要放入烤箱初烤,经过40分钟左右,在烤箱旁已经开始能闻到淡淡的茶香……最后一道工序也很重要,干度达到八成的准干茶开始上烘笼提香,在烘笼上铺放要均匀,每隔五分钟左右就要翻一次,师傅们翻起干茶犹如仙女散花,在这道工序上学徒工自然很少有。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忙碌,开春的第一捧新茶在杯中沏出。人们在品尝佳铭的同时,自然也离不开茶商们的身影,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土壤里富含着的多种有机分子,使“西涧春雪”蕴含着浓郁的花香,从而吸引了八方来客。来自五湖四海的茶商早早就云集茶镇施集,采购大战就此拉开帷幕,抢购是必要的,因为只要能买到新茶,就会赚到开春的第一桶金!

整整一天的忙碌直至深夜,小镇上空弥漫出浓郁的茶香,茶商们在收完新茶后大多鸣笛远去,渐渐地恢复了宁静。但透过店铺的橱窗仍然能看见一些茶商们的身影,他们还在讨论着今天的茶事,安排着明天的收茶计划,静候着新一天晨曦的到来!

2022-04-13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65274.html 1 3 茶乡正是茶香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