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定远县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建立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粮食面积持续稳定。2021年该县实现粮食生产面积314.77万亩,总产117.92万吨,粮食生产取得了“十八连丰”的可喜成绩。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对项目区内灌溉和排水设施、田间生产道路、农田林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少量占用耕地的,在项目区内予以补齐,做到“标准提高、耕地不少”。
强化耕地农业用途管制。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决策部署,每年组织开展农业设施用地情况排查,主要排查设施农业乱占耕地、擅自改变用途、从事非农活动等现象,排查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照“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要求,落实责任到村一级,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加强耕地生态保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我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2021年全县绿色防控面积180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2.17%。农药化肥减量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土地资源的生态化开发利用逐步实现。
多措并举深挖新增耕地潜力。从推行“小田并大田”、拆除闲置建筑物、废除多余田埂、整治废沟呆塘等方面入手,充分查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可开垦地、未利用地、废弃园地、残次及稀疏林地等资源,落实新增耕地指标。同时将新增耕地和“旱改水”方案作为重要内容写入项目规划文本,与农田整治共同设计、一体推进。积极联系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新增耕地和“旱改水”方案进行审核,力争达到1%的目标,保证在农田整治项目区内新增耕地真实可行。 (陈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