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1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田埂“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王 琼 通讯员吕 华

气温回暖,万物勃发,正是一年春耕农忙的好时节,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当记者来到来安县施官镇张储村苏皖农机专业合作社时,已经有一批“早来人”:县农业农村局的农业专家和种粮大户,正围在一台机器旁参观。记者凑近一看:一台似传统印刷机模样的机器,像印刷报纸那样,渐渐“吐”出一幅长长的“稻卷”,上面印的不是字,而是一粒粒整齐排列的稻种。

记者看到,这台机器外身印着“印刷播种机”的字样,其主要是由一台印刷机、一个滚轮、一个漏斗构成的。机器上涂上了食用胶,随着滚轮滚动,食用胶均匀地滴在印刷纸上后,稻种从漏斗里漏下来,黏在了纸上。“把这一张张打印出来稻谷长卷,平坦地铺到田里,再洒上薄土掩埋,水稻就播种下去了,既省时省力,又提高了成活率。”合作社社长贾兴柱告诉记者,印刷播种机采用的是不加荧光粉、无毒无害的普通纸张,食用胶由玉米淀粉构成,经济环保,遇水可溶解于土壤,不会造成环境负担。

贾兴柱掀开了一块用塑料薄膜盖着的“模拟田埂”,里面有一片绿油油的秧苗。“这就是用印刷播种机打印出来的稻谷长卷种下的试验秧苗,主要是方便专家、种粮大户参观的。”他说,使用印刷播种机,可以让种子播撒得更均匀,而且省下三分之一的种子,极大地节约用种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品质。

46岁的贾兴柱是地道的农民,2009年返乡后,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农活太累了,得想办法让农民干活不那么累。”贾兴柱凭着身上那股子钻研的精神,一直以来热衷于改良各种农业机械设备,不断提高农业耕作效率。2014年,他研发的播种机,不但克服了漏种、播种不精准的问题,还解决了滤网、报警、播种不均匀等问题,成功申报了精控播种,滤网、报警器,软轴传动3项国家专利,并被评为安徽省农机一线“土专家”。

善于思考、勤于琢磨,相信科技、依靠科技,贾兴柱也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他创建的农机合作社社员从原来的5人扩大到如今的80多人,拥有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各类农业机械150余台套,主要从事农业的耕、种、管、收、烘,为农户提供全程一条龙服务,年作业面积达9万余亩次,辐射20多个乡镇900多个农户。

“我们已经和合作社签订了协议,清明节后就可以播种、育秧了。”在来安流转了600亩土地的种粮大户谈建国参观时对这种新技术赞不绝口,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的人工种田成本在280元/亩左右,其中插秧需要大量人力,使用印刷播种机则比传统播种节约一半的人力、时间,而且播种还更均匀、育苗品质更好,还能节约种子,产量也更高。

据了解,这项技术自去年使用以来,已经有156个种粮大户开始使用,种植面积约6万亩,共计节约各种生产成本30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最受欢迎的新技术之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行动

2022-04-1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65110.html 1 3 田埂“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