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2日
第A05版:定远新闻

团定远县委实施“四个一” 拓宽团干部渠道

本报讯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关键是改革干部选用机制。改革前,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不够、工作载体不足、服务青年能力不强,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偏弱的问题较为突出。为全面深化共青团改革,进一步推进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改革试点工作,建强筑牢团的基层组织,针对上述问题,团定远县委紧抓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有利契机,坚持以团干部队伍建设为总抓手,依托“曲阳雁归”工程引才,取得了较好成效。

县级比选一批。通过综合研判分析、基层团组织推荐和日常了解等途径,在学校、党政机关、非公等领域优秀青年中比选择优6名青年人才到团县委机关部室挂(兼)职工作,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展现作为,探索形成了“6+2+3+6+2+N”多元化的机关干部专职工作体系,“6”即6名团县委机关行政编干部,“2”即定远县青少年发展中心2名事业编干部,“3”即除团县委专职书记、副书记外,选任1名挂副书记和2名兼职,“6”即6名挂兼职的部室干部,“2”即1名见习和1名特岗人员,“N”即通过团属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等充实工作力量。相比改革前,团定远县委机关工作力量翻了一番。

乡镇兼职一批。为进一步拓宽基层团干部来源渠道,解决“高中毕业即离乡土、大学毕业就别乡情”的实际困难,探索实施在校大学生兼职乡镇团委副书记工作,经过报名、资格审查等程序,已累计选拔35名在校大学生兼任乡镇团委职务,引导他们知家乡、爱家乡,返家乡、建家乡。目前,全县22个乡镇共配备团干部198名,体制外和挂(兼)职干部占比超过一半。同时,完成乡镇团组织换届,选优配强团干部队伍,更好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总体来看,新一届成员年龄结构更年轻化,学历层次更高,干事创业活力更强,为乡镇团的领导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凝聚了蓬勃朝气。

村级“雁归”一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及党史学习教育为青年办实事要求,帮助返乡大学生了解家乡,广泛接触基层、树立人生航向,进一步增强返乡大学生适应和融入社会能力,该县实施“曲阳雁归”工程,先后两批从在外经商有成人士、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等优秀人才中引进170名能力素质过硬的年轻人返乡“筑巢”,担任村级团干部,有力加强了村级团组织力量。在村(社区)换届中,在村工作的100余名“曲阳雁归”团干部已全部进入村“两委”任职。同时,明确全日制研究生任职的比照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享受待遇,年度考核优秀的发放一次性绩效奖金。该做法被《中国青年报》头版、“共青团中央”“共青团新闻联播”等微信公众号报道。

实习“招揽”一批。针对青年人口大量外流的工作实际,联合县人社局等单位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定远县暑期大学生社会实习岗位近100个,为大学生提供了党政机关、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等基层一线实践岗位,旨在帮助大学生们更好服务家乡群众、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家乡归属感。定远籍大学生纷纷踊跃报名,他们在各自岗位的实践锻炼中,积极投身到家乡建设,以自身行动践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实习单位协助做好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有力延伸了团的工作半径、加强了团组织的工作力量。此外,1名优秀的定远实习大学生还在滁州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会议上代表发言。

通过拓宽团干部选用渠道,既充实了基层团的工作力量,又能够充分吸引各领域优秀青年人才从事青年工作,培养年轻干部、储备青年人才,全县青年工作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工作项目及服务领域有力拓展,全县共青团工作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持续增强。今年以来,团定远县委先后被定远县委、县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领导集体提名奖、被滁州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全县唯一),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县委深改委第七次会议上对县域共青团改革工作予以充分认可。

(武 赟)

2022-03-22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63548.html 1 3 团定远县委实施“四个一” 拓宽团干部渠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