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5日
第A05版:定远新闻

政府搭台传技术 科技赋能乡村兴

本报讯 “定远县西卅店镇高潮村从一个贫困村顺利脱贫后,连续两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超过百万元,是什么助力他们经济的腾飞呢?”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实地探访。

近日,在该村的种植大户黄国勇的大棚里,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徐文娟正在讲解小西红柿品种“紫娃”的种植要点:“要选择根多粗壮、茎秆较粗、节间短、叶色浓绿的壮苗,株行距要在50至60厘米左右,亩栽植2200株。栽植的深度要不超过第一片真叶,栽下去后,四周培土要压紧、压实、压严,防止地膜漏气后温度过高,烧伤秧苗。管理上,栽植后初期棚内做好保温工作,晚上棚内温度气温要不低于15度……”

藏粮于技保生产,科技赋能农业兴。据黄国勇介绍,徐文娟是定远县江淮分水岭试验站驻点指导他们蔬菜种植方面的专家,徐文娟在西卅店镇测土配方后,引进小西红柿新品种“紫娃”,黄国勇连续两年试种,2021年测产达到理论亩产一万斤左右。“徐教授说我们这的土壤等环境条件适合种植这个,第一年徐教授叫我种的时候,我心里想即使市场效益再好,一粒种子到育苗再到种下去成本就要一块多钱,我怕种不好折本。徐教授手把手教我育苗,教我小规模试种后,产品一到市场就供不应求。今年,我就大胆地扩大规模了,反正有她指导,我就放心了。”今年,黄国勇准备扩大规模,信心满满地说。

送技入户促增收,精准施策暖民心。眼下,正值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时期,按照往年惯例,定远县农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隋一波来到高潮村讲解小麦当前管理要点:“第三节已经开始生长了,现在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是同时的,这时候要追肥,能保障生殖生长,保证最后能长大穗。”

得知农业专家来到高潮村,一家一户也能请专家来指导,西卅店村的村民杨东文也来到现场,他高兴地说:“我不识字不会管理,以前种下去就靠天收。现在看长势很好,就怕小麦后期生长出问题。有文化的人教我,我肯定能把地种得更好。”

已到中午时分,高潮村村委会里,省、县、乡的农业专家和种植大户们还在畅谈着如何更好地引导大户、带动小户。高潮村党总支书记杨孝磊,是一名90后,作为村里的带头人,他由衷地向大家表示感谢:“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和指导,我们高潮村从贫困村顺利实现了脱贫,2020年和2021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一百万元,相信在你们共同的帮助下,我们高潮村的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好,经济收入会越来越多,我们有信心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以科技为引擎,助农步伐稳健有力。近年来,定远县与科研院校、农业专家和高科技农业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先后在西卅店镇建立江淮分水岭综合实验站、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东昌科技园等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平台,通过选良种优结构、农技专家“问诊”、高科技助力等方式方法为农作物稳产丰收打基础。目前,江淮分水岭综合实验站先后引进农业新品种376个,建立试验示范生产基地19个,示范推广面积10万余亩,带动上百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益;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团队累计实施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面积5.2万亩、平均单产突破800公斤,试种“袁定”优质大米水稻1万亩、平均单产达750公斤;东昌科技园研发培育了荃优822、徽两优丝苗、荃优169以及苏麦188、镇麦15、罗麦10号等10多个绿色、抗逆、高产、优质的水稻和小麦主推品种,另有20多个小麦新品系。安徽东方金桥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种苗基地,进行优良苗木的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示范、容器育苗示范、大树造型培养等,樱花、香椿、白及、芃根等各色新品种已在这里选育、培养和栽植。

科技助力促振兴,粮丰农稳民心安。一批批先进科技成就应用在定远农业发展中,解开了西卅店镇农民技术缺乏的心结。新春伊始,我省出台了《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将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亩均论英雄”的牵引作用,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推动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从定远县西卅店镇高潮村的变化来看,他们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谢燕林)

2022-03-15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62867.html 1 3 政府搭台传技术 科技赋能乡村兴 /enpproperty-->